• 搜索
  •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 管理
综合文章详情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016-12-18阅读 178 央视新闻 我要关注

高士其,被称为中国的霍金。他在身体瘫痪的50多年里,写下了300多万字的科普文章。在他去世后,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将3704号行星命名为“高士其星”,以纪念他为科学事业做出的贡献。

1988年12月19日,高士其去世。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这个瘦弱之躯,为什么会蕴藏着这么大的能量?今晚,给你讲述,他的一生是怎样一个在生命的痛楚下,将精神的力量和光芒挥洒到极致的故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央视纪录片《大家——高士其》

文字实录(有删减)

23岁,美妙的人生似乎正在前方向他招手,然而死神的脚步难道就这样悄然而至了吗?

1928
年的一个晚上,芝加哥大学医学研究院图书馆,高士其正在看书,忽然,他的眼睛开始不听使唤,眼球不由自主地向上翻,不能看东西。而后,每隔一个星期,这种病症就会发作一次,发病时,他的双手不时颤动,颈项微硬,脸部的肌肉也僵硬,没有表情。渐渐地,他的左耳开始听不清声音,转头也变得困难,手脚都不太灵便了。 经过医生的检查,高士其被确诊为感染了脑炎,医生断言,也许他活不过五年。

高士其是家中的长子,父母对他寄予厚望。1905年,他出生于福州的一个大家族,他的祖父曾在江西、江苏等地出任官员。他的父亲高赞鼎留学日本,也曾在清政府和民国政府为官。他的母亲能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四岁起,祖父开始教高士其识字、背书。每有客来,召唤他背诵《大学》,宾客都赞叹不已。

△少年高士其

高士其天资聪颖,学习很好,同时他的爱好广泛,打球,游泳、象棋、旅行,他都喜欢,还喜欢阅读《三国》《西游》《七侠五义》这些书籍。在他离家之后,祖传的一本易经一直跟随他,书中的一句话一直让他欣赏不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当时的他并不知道,这正是他后来人生的写照。

1918年,13岁的他成为了福建省考取清华留美预备学校的两个少年之一。清华七年,是他人生中最丰富多采的时期,除了学业,他很多时间投身到课外活动中。他是个很讨人喜爱的人,据说当时燕京大学的校长司徒雷登非常喜欢他,像对自己的儿子一样。

1925年,高士其20岁,他从清华毕业。他选择了化学作为自己的目标,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用一年时间就完成了四年化学系的本科学业。此后不久,他的姐姐度平因感染霍乱不幸去世。痛定思痛,在芝加哥大学,他改学了医学研究院的细菌学专业。

△青年高士其

在美国求学的日子,他过得非常潇洒,他的成绩优异,门门都得A,经济上,除了清华留美公费155美金,他还担任学校的微生物标本管理员,每月工资75美金。他读《马克波罗游记》,酷爱济慈、雪莱等人的诗歌,他还去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

这是一个年轻人最好的时光。然而一场命运的意外安排,他的人生急转直下,向深渊堕去。

他将自己的名字由高仕錤改为高士其,他说:去掉人旁不做官,去掉金旁不要钱。

好友倪翰芳的笔下,这样记录了1928年时的高士其:我见到他时,大吃一惊,他说话变得迟缓了,行走时两脚似乎不易弯曲,步履很慢,两手拿碗筷时发抖。从同学处得知,是高士其在解剖一只有病的豚鼠时,手割破了。

医生劝他回国好好治疗,老师也认为他留在美国没有什么用处,但他请医生开了证明,坚持留在了美国继续学习。

△刚患病时的高士其(中)

考虑到自己已经身患不治之症,高士其再次做了一个异乎寻常的决定:他利用假期顺太平洋沿岸开始了一次长途徒步旅行,芝加哥、得克萨斯、洛杉矶、好莱坞……他一步步地丈量着美国的大地。

1930年,高士其完成了芝加哥大学医学院全部医学博士课程,回到阔别五年的祖国。1935年,高士其给自己改了名字:由高仕錤改为高士其,他说:去掉人旁不做官,去掉金旁不要钱。

作为当时中国非常少有的细菌学人才,1930年,他就任中央医院检验科的主任,但不久后他因领导贪污腐败愤而辞职。他开始了自己的翻译和写作生涯,赚取并不优厚的酬金,维持生计。他和美国相识的李公朴先生取得了联系,李公朴邀请他为《读书生活》写作科学小品,这为他的人生指引了新的方向。

在写作时,他经常会因为用脑过度而发作老毛病:眼球上翻,手脚不停抖动,他写作时,颤抖的手用笔也非常吃力,写一个字需要十几秒,他从早到晚,整整一天,才能写进千字。然而,他完成了一篇又一篇出色的科学小品文,约稿的杂志也越来越多。在两年时间,他写了近百篇科学小品。


△高士其科普童话《菌儿自传》

在写作最紧张的时刻,他的眼球不停上翻,他只有停止写作,但是脑子中仍在思索,在打腹稿。等眼球一翻下来,他马上又握笔著文。

有些后来鼎鼎大名的科学家曾回忆,正是高士其的文章让他们在年少时爱上科学,从而走上科学之路。

战火中,他经历了人生中最黑暗的十年,最悲惨和狼狈的岁月。

1937
年,在日军的轰炸声中,高士其离开了上海前往延安,但两年后因为病情急剧恶化,不得不离开延安。接下来的十年,成了他生命中最黑暗的岁月,战火中流离失所的十年。

香港,对于高士其来说,是一个梦魇之地。他住进了香港首屈一指的玛丽医院,然而那里的医生和护士对于越来越贫困的高士其日渐冷淡。他发烧,说胡话,产生幻觉。医生们认为他已经疯了,把他送入了精神病院。直到友人收到了消息,才把他从精神病院解救出来。

1941年底,日军进攻香港,高士其再次逃亡到桂林。在这里,他和一名叫谢燕辉的女士结为夫妻。然而1945年6月,日军攻打到桂林,他的妻子和其妹妹、妹夫一起离开了。接着,一位自愿照顾高士其的护士趁他熟睡时卷走了他的一切物品,把高士其反锁在卧室里面,任其自生自灭,自己逃走了。

当时,是一位叫马宁的年轻人救了高士其。当他透过门缝看到高士其时,高士其一边嗯嗯地答应,一边在地上朝房门爬过来。马宁推开房门,一把抱住了高士其,发现他的脸上、身上被蚊子叮得满是一个一个大疙瘩,饿得浑身无力,眼球向上翻,口角冒着白泡沫。马宁将高士其救了出来,并和妻子承担起照顾他的责任。

△晚年高士其

他说自己是穷苦国忧愁省疾病县脑炎乡瘫痪村的病号,但他始终微笑,使有限的生命向无穷延伸。

1949
年5月,高士其在香港登上了北上的轮船。新中国成立后,高士其进入了创作上又一个黄金季节。

五六十年代,他发表了十几本书,包括科学诗《我们的土壤妈妈》等等。他的文章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在《空气》这首科学诗中,他把空气比喻为“宇宙的帐幕”;在《揭穿小人国的秘密》一诗中,他把脑炎传染病形容为“是小人国的特务匪徒在暗中捣乱”;在《我访问了原子弹的母亲》中,他说“我的爱人叫做中子,我们不常见面,我一旦碰到它,我的原子核就起了突变”,他以轻松幽默地文笔播撒了科学种子……

△高士其和第二任妻子金爱娣

因为身体原因,高士其必须借助别人的手为自己的手、借助别人的口为自己的口。在他背后,有着许多默默付出的朋友、家人。

他的秘书高仰之就是其中一位:他是一位“翻译”,懂得世界上一种高深奥妙的语言——高语,那是高士其用喉头发出的声音。他也是一位“写家”,他用笔记录下高士其口述的作品,十几本著作出版,他的名字却始终不为读者所知。

在高士其的生命中,还有一位可敬女性,那就是他的第二任妻子——金爱娣。她曾有一段婚姻,1961年经人介绍与高士其结婚,从那时起,以往瘦弱的高士其变得白胖起来。金爱娣的儿子改名为高志其,他也一直常伴左右,照顾继父高士其。

△高士其晚年,右为继子高志其

跟随高士其的几十年里,金爱娣没有睡过一个整觉,半夜要带他去厕所,要给他翻身、挠痒。金爱娣从年轻时爱美的上海姑娘变成了无暇修饰自己的人,她有时蓬头散发,在夏天还穿着冬天的棉鞋,健康也毁了。但在她的精心照顾下,奇迹发生了——1978年,73岁的高士其重新拿起笔练习写字,当时,他已经约有四十年没写过字了。一开始,字迹还是歪歪扭扭的,到后面竟然变的清晰、工整。八十年代,他开始写回忆录,时间跨度从满清末年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内容涉及到科学、宗教、文化、政治、世间百态。

△高士其笔迹

高士其曾自我解嘲,说自己是来自穷苦国忧愁省疾病县脑炎乡瘫痪村的病号,然而,他始终不曾向命运屈服,最终穿越过时代的风云,成就了他自己传奇的一生。他曾说:我能做的是有限的,我想做的是无穷的,从有生之年到一息尚存,我当尽力使有限向无穷延伸。



妙笔·高士其


地球上一切生物,哪个不会变化,哪个不会分身。有了分身的本领,才可以生生不灭哩。在显微镜下看来看去,不论是人,拥有一万万个以上的又丰又肥的细胞,或是“阿米巴”,孤零零地只有一个带点寒酸气的穷细胞,基本上的变化,千变万变万万变,都是由于一个原始细胞,用分身术,一而二,二而四,而八而十六,不断不穷地,自有生之初,一直变下来,变成现在这样子了。

——《细胞的生活》



我菌儿是地球通,不论是地球上哪一个角落里,只要有一些水汽和“有机物”,我都能生存。我又是大地上的清道夫,替大自然清除腐物烂尸,全地球都是我工作的区域。人类的肚肠,是我的天堂,在那儿,没有干焦冻饿的恐慌,那儿只有吃不尽的食粮。

——《菌儿自传》


我们的土壤妈妈,是地球工厂的女工。在大自然的建设计划中,她担负着几部门最重要的工作。她保管着矿物、植物和动物,还有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她改造物质,发展生命,经营着无机和有机这两大世界的巨大工程。

——《我的土壤妈妈》


摩擦是一种自然现象,哪儿有运动,哪儿就会发生摩擦,这是用不着什么大惊小怪的。在远古的时候,我们的祖先发明了钻木取火的方法,就是利用摩擦的原理。现在,我们天天都要擦火柴,擦火柴就是一种摩擦的作用呀!

在正常的情况下,摩擦现象对于机器的活动是有帮助的,没有它,马达上的皮带就不会转动,车轮就不会向前滚动,一切装在机器上的零件都要松散,各种东西都要滑来滑去站不住脚。这样看来,摩擦是很需要的了。然而,我们的机器,往往因为摩擦过多而损坏。在这种情况下,摩擦就变成机器的敌人了。

——《摩擦》


蚯蚓是土壤国的居民之一,它的家住在土洞里,白天在地下工作,晚上才出来走动走动。它的行动是那么缓慢,只比蜗牛快一点。在森林,在田里,在一切含有丰富腐殖质的土壤里,它生活得最好,繁殖得最快。它是农业劳动者,能把死土变成活土,把瘦土变成沃壤,把硬土变成松土。土壤经过它肠胃的消化作用,能增加氮、钙、磷、钾的含量,增加碱性土地的酸度,提高土壤中有机物和腐殖质的含量,帮助植物的生长。

——《蚯蚓先生》



央视纪录片《高士其》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更多新闻

  • 为12元过路费救护车耽搁24分钟,谁来为生命代言?

  • 近半进口刹车片不合格!涉及现代丰田奔驰路虎奥迪大众

  • 记者暗访学生营养餐问题被打 黑龙江紧急启动大检查

  • 蔬菜变质、垃圾堆旁炒菜......这可能是你点的外卖

  • 明年楼市怎么走?中央已放出这些信息!

  • 700元买同事行踪 包括开房时间和同住人!案子破了!

  • 不用再花冤枉钱!列车上、出站前丢失车票可挂失补办

  • 2016年这些重大科学事件将改变人类!中国有多项位列其中

  • POS机可盗刷ETC资金?警方:加油站员工“自导自演”





缅怀大家


本期监制/唐怡 主编/李浙 编辑/孙毛宁


上一篇:早啊!新闻来了〔2016.12.19〕

下一篇:空军公布了一张轰-6K轰炸机高清图,然而玄机却藏在后面……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