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 管理
职场文章详情

教育的最高目标——培养一个“没病”的孩子!

2017-04-21阅读 153 斯隆加拿大留学 我要关注


教育的最高目标,其实是培养一个“没病”的孩子。这不是反讽,而是陈述事实,可惜多数人成了“家长”之后,再也看不破这个道理。


“有病”的教育,是让孩子终其一生走不出他人的期待,迷失自我;而成功的教育,是让孩子从内在找到力量,过好自己的人生。


有时候,教育的问题因为折射太多的家庭问题和社会问题,搀入的忧虑太多,继而变成一件全民焦虑的情绪旋涡。实际上,从最初到最后,教育一以贯之的关注点,只是“人”而已,只是孩子而已。 


我们想让孩子真正成为的那个“人”,究竟得是什么样的?



什么样的孩子

才算是没病的


翻了很多书,问过很多人,也探访了很多学校之后,我开始觉悟:教育有三种境界。


  • 最差劲的状态,是上紧自己的发条,永远追赶某个目标。


  • 中间的境界,是让孩子理解自己,接纳自己不同阶段的状态,对出现的问题不困惑;


  • 最高级的境界,是让孩子探索自己,发现自己,永远勇于尝试,或是,永远有勇气修正自己。


然而我们一直都把最差的状态当最高境界。这种错位,发生在不同的教育体制中,造就不同惨痛悲剧。


女孩A的故事


放在80后的少年时代,可能会是一个正面典型。


一个出身底层的小镇少女,以优异成绩考到省会城市的大学,然而,小镇长辈们关于“考上好大学就算出头了”的断言并没有成真,在光鲜的省会城市,她的一无是处好像永远被放置在聚光灯下。


“我甚至不会坐地铁。”她在日记里写,“在我生活的老家,我要去的所有地方都可以用脚走到。”高楼林立的城市在激发她好奇之前,先击毁了她的自信心。



社会越往上走,评估体系越多元,也越看重人本身那些软性的技能。


在从前,我们的教育打造了一个封闭管道,只用成绩来评价学生,优等生甚至意味着拥有特权——而现在,这套评价在大学里已经破败,甚至在高中也不见得管用了。


长时间处于自卑当中,她没有找到稳住心态、慢慢融合于城市的位置,后来甚至引以为傲的成绩也赶不上城里的同学。除了会做题,她从来不知道世上原来有那么多书要看,原来英语要学到这样的程度。



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可能是她最终也没有碰到一个对的人生导师。她曾在一个老师面前流露出她的惶恐,但得到的回答却是:


你这样的底子,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赶上城市里的同学。


老师可能觉得自己只是说了一句实话,但却关上了女孩心中的希望之门,城里孩子的“标准”,成了她人生无法企及的“目标”。



绝望之中,她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她在给家人的遗书中说,她感觉人生彻底失败,甚至后悔来到这个世界。


这桩悲剧在令人痛心之余,相信一千个人会有一千种解读,其中半数可能会将之看成一个“阶级固化论”的缩影:你看,靠勤学苦读,一个小镇女孩已经没有办法向70后80后那样完成阶级的逆袭,阶级上升通道已经关闭。



不过这实际上是一种让问题简单化的解读,我们存而不论。再来看另外一桩悲剧。


女孩B的故事


虽然背景完全不同,但女孩B的命运,竟然画上了一个和A差不多的句点。


在起点上,B算是占领了“阶级上”的优势。她出生在帝都一个富裕家庭,她一路上的是屈指可数的名校,学业优异,也有个从小开始的特长项目,还拿过国际大奖。在国内的采访和视频中,都是一副阳光灿烂的样子。高中毕业,考取了美国的名校念书。



如果只在拿到美国学校OFFER的那一刻,对这个女孩做一个采访,你会觉得她真是一个国际教育规划成功的样板。但一年多之后,学校公布了她死在宿舍中的消息,很多迹象表明,孤独和长期无法平衡的挫败感导致了她的自杀。


你甚至不知道她在美国具体发生过什么,但那种深陷于绝望中的压力,细想起来和女孩A并没有什么不同。



她们的“病”,是没有办法接纳并开解逆境中的自己,而这本来应该是教育真正应该教会她们的事情。一个真正关注到“人”的教育,本该让孩子发现自己,在适应大环境标准的同时,生发出差异化的自生长能力,这种能力,让孩子有自信应对生活的不同处境。


而一味上紧发条的教育,你可能在某个阶段获得一个“最好”的结果,但一旦进入社会,或遭遇多元化评价系统,“自我”就可能迅速崩溃。


A和B都是最极端的故事,这中间好像我们为了避免教育失败而拼命抓取的“稻草”全都失效了:比如阶级、学区房,甚至,国际教育。



我们为了求名校,所以努力钻研“名校”要什么,我们潜意识里希望孩子通过精心塑造,最后统一成为无差别的“学霸”、“牛娃”样子,这中间,孩子需要什么,他们真正有天份、却未被名校“盖章”的那些天资,被家长像对待旁逸斜出的枝蔓一样,被一一修剪。


家长所做的,只不过是一系列自认为精密的倒推,他们帮孩子做的规划之路越“有用”,就越容易走上一条只是换了个目的地的“传统教育”之路。



一位去美国念初中的男孩,她的妈妈说过一句话,我觉得那才是对教育的贴切注解:你不应该规划孩子的人生,也没法规划,你能做的,无非是诚心诚意地关注他,然后在他真正喜欢或擅长的事情上,家长稍微站高两三级台阶,给孩子一些引导,或提供点支持与资源。


回到对的轨道,是需要家长重新看待孩子宛如春树般自然勃发的生命力,欣赏孩子的本来性格。在择校这条道路上,家长更应该从中寻求“适配”的差异性,让孩子找到更适合他走的那条道路。


通常家长有这样的见地,他们也就不会守着一张排行榜,在孩子每个升学的节点去逐个“战斗”,而是该进则进,该退则退,帮孩子找到一个真正适配的环境,让孩子成长。


寻找适配的教育

重要的是拆掉别人给你砌的墙


但是,找到与孩子适配的教育,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需要父母也有独立精神,同时,懂得不同教育形态的本质和“性格”。


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拆掉别人给我们砌好的墙。这样的墙有很多,如果你在各种家长微信群中游弋过,就能看到各式各样万变不离其宗的遮蔽之墙:


  • 那些别人家孩子的参照,是第一堵墙;


  • 只知排名、不知理念的名校,是第二堵墙;


  • 父母从众的功利心和不加掩饰的焦虑,是隔开孩子的第三堵墙。


这些墙让父母看不到自己孩子差异性,他们焦灼地去外部寻求解决方案,去收集通用型养成策略,却不去细想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



当我们将教育的目光放得足够长远,你就会看到,未来社会越来越看重差异化才能,这种才能来自孩子与生俱来的个性。


孩子能正确处理好他们人生的能力,能一直从生活中找到意义和趣味,还能影响他人的能力,才是最稀缺的未来竞争力。


而对家长而言,一条正确的教育之路,早就不再是寻求某种标准化的“套餐”,而是帮每个独特的孩子,尽可能找到土壤合适的花园,自信开出让自己高兴的花。


所以,没有绝对好的学校、绝对好的教育,只有“适配”的才是好的,才能发展出孩子的差异性。

斯隆教育:通过一站式全程专业教育服务,帮助学生实现高中留学目标,让家长安心、放心!

想要了解更多加拿大留学资讯?想学习更多留学经验?扫描关注斯隆教育微信客服,加入加拿大高中留学家长微信群!分享更多留学经历!

点击以下你感兴趣的标签

立即阅读相关好文章

如何区分公校和私校?

贵族学校到底尊贵在哪里?

你所不知道的贵族学校三一学院!

插班加拿大最大私立寄宿中学会怎样?

斯隆教育带您走进加拿大:出发入境篇

 如何准确选择和管理监护人讲座精选!

这个冬天,体验不一样的留学

如何适应加拿大高中留学生活

BC 省高中毕业制度新变化

欢迎各位家长或者海外留学生的投稿,题材、内容不限!

来跟我们讲讲你的故事。

投稿邮箱:felix.sheng@silonggroup.com


上一篇:什么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