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 管理
科技文章详情

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首次发布粤港澳大湾区海洋水文-气象-环境实时监测数据

2022-07-15阅读 106 锐共享 我要关注


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生产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海洋水文-气象-环境实时监测数据。该数据由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参建单位南海及邻近海区分中心协助完成并发布共享,欢迎相关研究人员下载使用。


“粤港澳大湾区”位于珠江三角洲区域,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600万,2020年经济总量高达11.5万亿元,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一方面,粤港澳大湾区水域环境受南海北部海洋气象条件影响明显,另一方面,大湾区近岸海浪等海洋动力要素,除小部分受局地风驱动外,大部分受整个南海北部开阔海域往西偏北传播的涌浪,以及大陆岸线和陆架区浅水地形的联合作用。环境变化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充分认识粤港澳大湾区的气候和环境是应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基础,是提高区域经济活力的基石。近年来,受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环境急剧恶化,成为打造大湾区宜居宜游优质生活圈的重大阻碍。科学、可靠、全面、实时的水文-气象-环境观测数据可为海洋灾害预报、海洋环境变化、重大工程政府决策等提供基础数据,对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的研究与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洋监测技术学科组主要开展海洋水文气象仪器研制及观测系统集成研究、海洋灾害观测研究、观测资料分析处理研究等工作。近年来,逐步完成了覆盖南海北部近岸及重点岛礁海域的海洋环境实时监测系统的搭建。该系统已累计部署了超过30个监测节点,目前在线的系统覆盖了三亚外海、阳江广海湾、汕头南澳岛,以及南海多个重点岛礁等海域,观测内容包括海浪、海流、水位、水质和风、温、湿、压等30多个参数。值得一提的是,课题组曾为港珠澳大桥建设建设了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现场流浪潮实时监测系统,系统包括多套海流剖面和波浪监测浮标、平台波浪和潮位监测单元。运行6年来,为港珠澳大桥建设提供环境预报保障,为隧道沉管的顺利安装作出重要贡献。目前,南海海洋环境实时监测系统数据已接入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南海及邻近海区分中心,相关数据为需求用户提供申请共享。


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环境实时监测系统


数据集概况:
该数据集系列包含了粤港澳大湾区2020-2022年浮潜标观测数据,包括有海浪、海流、水位、水温等水文观测数据,风速、气温、湿度、气压等气象观测数据,水温、盐度、叶绿素溶解氧、pH等环境观测数据。该数据集使用水文-气象-环境浮标、水质浮标和水文气象桩基平台实时站点观测获取粤港澳环境数据,共享数据时间分辨率为每日。

浮标下支架安装剖面海流计和多参数水质仪,用于测量海流、水温、盐度、叶绿素、浊度和溶解氧等参数;在上支架安装气象传感器测量风速和风向、气温、相对湿度、气压;标体上安装波浪传感器测量波浪谱,并实时计算波高、波周期和波向等波参数。桩基平台上部安装气象传感器,下部安装流速剖面仪,上视测量海流剖面、波浪谱,并实时计算出波参数。实时潜标监测系统水下观测单元主要通过安装架固定剖面流速仪置于海底,以上视的方式测波。采用数据导出、人工排查、作图检验等流程,数据质量良好可靠。

数据结果表明:大湾区近岸海域风场受季风影响,风向以NE和SSW向为主。风速多分布在1~6 m/s的区间内(82%),即1~4级风最为常见,平均风速为3.55 m/s。该海域的海浪受到浅水地形的影响显著,呈现明显的近岸浪特征。一方面,在海浪传播方向上,受风速等因素的影响较小,而主要在岸线和水下地形的影响下,呈现从南往北的向岸传播;另一方面,由于海浪能量受到浅水地形的削减,波高相对较低,超过九成时间的有效波高低于0.5 m,处于小浪或微浪等级;浪级高于轻浪以上的时间不足一成。生态环境参数上,叶绿素浓度平均为2.37 ug/L,近九成时间低于4 ug/L。

该系列数据集由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南海及邻近海区分中心发布。此外,分中心还同时发布了南海海洋环境实时监测系统中的粤东近岸海域实时水文潜标观测数据、三亚鹿回头半岛近岸实时水文潜标观测数据、三亚东锣岛近岸实时水文气象潜标水文观测数据。

大湾区海面风玫瑰图(a),海浪玫瑰图(b),海水叶绿素浓度(单位:ug/L)概率密度(c)(监测周期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


数据下载链接:
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环境实时监测系统数据集: 
http://ocean.geodata.cn/data/datadetails.html?dataguid=195169417474466&docId=0
http://ocean.geodata.cn/data/datadetails.html?dataguid=102810440619459&docId=1
http://ocean.geodata.cn/data/datadetails.html?dataguid=261140114129225&docId=6
http://ocean.geodata.cn/data/datadetails.html?dataguid=164383090734427&docId=7
http://ocean.geodata.cn/data/datadetails.html?dataguid=8252439464644&docId=8
http://ocean.geodata.cn/data/datadetails.html?dataguid=159985041889733&docId=9

南海海洋环境实时监测系统数据集:
http://ocean.geodata.cn/data/datadetails.html?dataguid=131397742826134&docId=2
http://ocean.geodata.cn/data/datadetails.html?dataguid=41237789222651&docId=3
http://ocean.geodata.cn/data/datadetails.html?dataguid=247945974881438&docId=4
http://ocean.geodata.cn/data/datadetails.html?dataguid=111606532894979&docId=5



(来源:中国科技资源共享网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原文网址
↓↓↓

上一篇:1981-2019年逐日全球碳通量模拟数据和2000-2019年全球最大羧化速率数据发布

下一篇:基于微波遥感反演的2002-2018年中国土壤水分降尺度数据集在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发布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