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 搜索
  •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 管理
全部文章详情

中国房地产发展简史:帝都居不易,魔都更可怜

2019-06-07阅读 79 功夫财经 我要关注

给关不羽打 call

严重的住房紧缺是那个时代的普遍现象。1985年全国城镇人口人均住房面积也不过5.2平米。

“房地产泡沫”真是南国椰岛的诅咒?可是,没有房地产加持,海南岛也没有发展起来,这也是事实。

对很多房企而言,高歌猛进的背后,是净利润下降、负债率上升的隐患重重。


帝都居不易,魔都更可怜

需求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出了一位世界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传颂一时。可是,这位著名学者的居住问题也是世界级难题:

六十年代,陈景润被华罗庚调回北京,住一间6平米的“锅炉房”,一住十年。

1975年胡耀邦主持中科院不久,想为陈景润改善住房条件,未果。

1980年,四十五岁的陈景润结婚,中科院按政策给他分配16平米的一室一厅,房子后面就是杀猪场。

1983年,邓小平亲自干预陈的住房困难问题,下达了一个指示:“一周之内,请给陈景润解决三个问题:住房、爱人的调动和配备一个秘书”。他的住房问题才最终解决。

其实,1980年的北京,人均居住面积仅4.8平米,绝大多数市民的住房条件并不比陈景润好。

帝都居不易,魔都更可怜。1985年,上海的人均住房面积4.5平米,而这年建设部第一次公布住房标准的相关条例,其中规定人均住房4平方米以下为困难户。按照这一标准,上海四分之一的户数属于无房户或困难户。

严重的住房紧缺是那个时代的普遍现象。1985年全国城镇人口人均住房面积也不过5.2平米。只是京沪的人口密度更高,所以问题更显得突出。房价高企后,很多人开始怀念“福利分房不要钱”,如果穿越回去,他们会后悔的。

总结起来一句话:中国的国土面积很大,但是城镇居民的住房很小。由此形成的巨大需求,是日后中国房地产井喷式发展的强劲动力。

——相信房价全是温州炒房团“作”出来的,可以到税务局交智商税了。

几多风雨几多愁

模式

1980年1月8日,中国第一家房地产公司“深圳经济特区房地产公司”成立。成立公司的目的只有一个:和香港商人合作建房子。北京等地也相继开始成立房地产公司,由此开始了中国房地产业的曲折前行。

第一轮尝试是80年到82年,模式是以成本价对住房进行销售,结果这一轮试下来全国只卖出去3000套房。

1982-1985年又开始试行“三三制”售房,即个人购房只需支付三分之一的房价款,其余三分之二由地方政府及职工所在单位分担补贴。结果也不理想,政府补贴的负担很重,个人买房的成本也不低,各方都很不满,这一尝试在1986年结束。

这两轮的房地产模式尝试都本质上都是政府主导的福利模式,以改善城市居民为目的,政府财政单纯补贴输出,市场化程度很低。后来占据主流的“房地产-区域开发联动”模式要到八十年代末才出现在海南岛。

1988年4月,海南建省,同时成为中国最大经济特区。数十万青年怀揣梦想,涌入海南。同年修宪,土地使用权合法转让进入宪法。下海人还没有意识到,这将改变他们乃至海南岛的命运轨迹。

1991年,冯仑和兄弟们创建了海南农业高技术联合开发投资公司,简称“农高投”,搞香蕉苗、种衣剂的农业项目,没钱可赚。热血青年下海南最初的梦想清单里并没有房地产,可是现实情况是:除了房地产,海南也没什么可做的。

引入了投资,“农高投”转为万通集团,以8栋别墅起家开始房地产事业。王功权、冯仑、刘军、王启富、易小迪、潘石屹以万通六君子之称,成为中国房地产一代中坚。房地产推动下形成了海南开发的第一次热潮。

1993年6月,政府开始宏观调控,银根收紧,海南房地产泡沫破灭,全海南房地产公司倒闭一万多家,成为经济教科书里的负面案例。

此后,海南经历了两轮开发高潮:2010—2013年国际旅游岛和2018的自由贸易区开发。轨迹与第一轮如出一辙,政策开放、房地产升温,调控打压,归于沉寂。“房地产泡沫”真是南国椰岛的诅咒?可是,没有房地产加持,海南岛也没有发展起来,这也是事实。

海南房地产的起起伏伏可以反映出中国房地产业的一些根本问题:

01 经济环境与房地产业不匹配,就会出问题

海南岛的自然环境宜居是毋庸置疑的,这也是形成房地产热的基础。但是,投资者忽视了一系列的不利因素:岛上基础建设滞后;本地常住人口密度低,基础需求不足;产业基础薄弱。

尽管每次开发都有一些政策上的释放,但是执行到位和力度本身都差强人意,对经济环境的改善有限。宜居不宜业的经济发展滞后始终没有改变。

02 急刹车式的行政调控,造成了玉石俱焚的结果

部分本来很有潜力的长期项目在调控压力下瞬灭,事实上变相鼓励了短期投机倾向。也就是说资源错配产生了泡沫,外部干预过猛,刺破泡沫同时也造成市场紊乱。

一路向前高歌猛进

黄金时代

海南房地产热以失败告终,却展现了房地产业吸引资金、拉动内需的巨大潜力,同时也为这一行业培育了一批人才,中国房地产进入草创时代。万达、万科、碧桂园、保利、绿地纷纷进入房地产业。1997年,恒大集团创立,不足三十岁的许家印也及时登上舞台。

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对经济高速成长期的中国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当年的GDP增速下滑到7.2%,比上一年度跌了2点。中国经济需要加大内需的支撑。

7月3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史称23号文件。核心是“取消福利分房,实现居民住房货币化、私有化”。此前,央行已经准备好了金融工具,《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出台,倡导贷款买房。

“倡导”的政策导向,也就意味着宽松。抵个税、买房送户口等优惠鼓励成为政策。银行也高度配合,几乎听不到银行拒贷的情况。房地产企业更是大干快上,23号文件后的十年内,房地产投资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高速增加。饶是这么高速发展,还是难以满足旺盛的需求,形成罕见的卖方市场,一房难求。

这一时期的房地产热点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一二线城市,房地产热度和经济发展情况高度重合。产业发展、城市建设速度、政府财政、居民收入同时增长。但是,居民收入增幅和房价迅速攀升形成的鲜明对比,造成了广泛的社会焦虑。

2004年,政府开始一轮房地产调控。这次调控主要针对金融政策,各项金融优惠取消,连续加息、贷款利率上浮等等。三年调控一定程度控制了房地产的扩张速度,还未发挥抑制房价的作用,就被遮天蔽日的“黑天鹅”打断了。

好日子一去不复返

白银时代

2008年奥运年,中国各界都对经济形势充满了信心。但是突如其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和汶川地震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一方面再次释放房地产的强劲需求拉动内需,政策意图和十年前的东南亚经济危机时一样;另一面,四万亿财政刺激,政府主导大基建投资拉动。

这是一套组合拳。大基建实现土地资产升值,再通过房地产市场资产变现,回收基建投资。效果立竿见影,2008年GDP出现了连续两个季度的深跌,第二年立刻回到了“9”时代,经济增长确实稳住了。

但是,副作用也很严重。

01 “基建—房地产”模式中,投资主体是政府,土地收益回到政府,政府财政大规模扩张,国民收入增长却迟迟未能跟上。

02 产业结构方面,基建直接相关的上游产业如火如荼,劳动力成本也相应提高,下游的房地产业一枝独秀。而制造业两面受挤,利润率开始下降。大量资金进入房地产,央企巨鳄、地方城投的大举进入更是把这场盛宴推上了高潮。

03 最关键的是,大基建由行政主导,市场逻辑被弱化。“高铁概念”加资金撬动带动了多个内地城市房价暴涨,这只是地方政府分润“四万亿”资金盘的杠杆支点,地方债因此膨胀起来。

在这场M2盛宴中,房地产扮演了尴尬的角色。它既是资金从银行流向地方政府的产业渠道,又是货币超发的沉淀池。从社会大众角度看,一方面收入增长远远比不过房价上涨,对房地产怨气冲天;另一方面又因住房资产升值的收益,部分抵消了薪酬收入增长滞后对消费的冲击。

房地产行业表面上高歌猛进,底子却是净利润下降、负债率上升的隐患重重。六万多家房企,竞争激烈可想而知。钢铁、水泥和人工等成本增长也在压缩利润空间。期间又经历了2010年开始的第二轮紧缩型调控,“黄金时代”净利30%的好时光已经一去不返,净利率下滑了10%左右,走进“白银时代”。

房地产“稳”字当头

最严调控

2014年后,房地产再度进入宽松周期。到2015年,棚改货币化力度加大,房地产热度再次向三四线蔓延。2016年,一二线城市房地产量价齐升,缺乏市场支撑的三四线退烧。市场机制开始发挥作用。

政策再次大幅调整,从宽松转向“史上最严调控”,紧缩力度空前。“限购、限贷、限售、限价、限土拍、限商改住”六限推进,再加房地产融资全面收紧,房地产领域的市场机制消失殆尽。

中小房企或撤离或经营困难,大型房企或大举拿地或多元化转型,情况也不乐观。万科的“活下去”、碧桂园的“高周转”,全行业风声鹤唳。被唱空二十年的中国房地产,似乎真的迎来了转折点。

“房住不炒”调控主基调之下,房企也不得不面对三大考验:融资困难考验现金流;优质资产稀缺条件的盲目扩张;多元化转型的盲目投资。

至于行业整体,除了经济运行这个大背景外,最大的不确定性仍来自调控层面。我相信,经多方努力,房地产这头中国经济的“灰犀牛”,一定会化险为夷,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小师妹说:如果你喜欢本文,不妨点击右下角“在看”或转发到朋友圈,以示鼓励吧~

热文回顾


查看更多精彩,猛戳“阅读原文”!

上一篇:吕廷杰:5G,中国等不起了!

下一篇:7张图告诉你,什么样的朋友圈才是有质量的!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