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 搜索
  •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 管理
科技文章详情

央视新闻联播|中国电科:70年筚路蓝缕,用奋斗铸战略之盾

2019-06-03阅读 79 中国电科 我要关注

▲ 点击蓝字“中国电科”,关注CETC品牌微刊


雷达是战场上发现目标的千里眼,也是国防建设中的重要装备。我国的雷达事业1949年在战火中起步,和新中国一起走过了70年历程。几代雷达人接续奋斗,默默奉献,铸就了护卫国家安全的战略基石。


今天的《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我们就从几份尘封多年的素描说起。



年近八旬的邵润朋老人至今珍藏着这些素描画作,因为这里面描绘的,是他年轻时奋斗过的地方。



原中国电科14所技术人员 邵润朋 78岁:

拍照不能拍,我就画了这些东西。


这些素描描绘的是一个叫黄羊山的地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邵润朋和当时中国最顶尖的雷达专家都聚在这里,打造中国第一部远程相控阵预警雷达。


央视记者 吴杰:

我们现在就来到了我国首部远程相控阵预警雷达的遗址,大家看我身后山体上的巨大平面,就是曾经的雷达阵面,差不多有一个篮球场大小。这部雷达可以在数千公里外,准确地锁定太空中的卫星。看到这里您可能有疑问,雷达天线不是应该转动起来吗?怎么可以固定在山上呢?



这种相控阵雷达的特点,就是通过对发射的电磁波加以控制,不需要转动天线,就可以眼观六路,盯住高速飞行的目标。这是个关乎国家战略实力的技术,国外是绝对保密的。中国的雷达人必须从原理验证做起。



中国电科14所研究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光义 84岁:

(雷达)要看导弹和卫星,就需要这几千几百个波束,这个就更难了。


张光义院士就是这部雷达的总设计师。为了控制住成百上千条雷达波,必须使用计算机软件。可在当时,国内计算机技术相当落后,身为总师的张光义,甚至要从零起步自学电脑编程,加入技术攻关的行列里。



中国电科14所研究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光义 84岁:

那种穿孔纸带计算机,一条指令就要做一次孔的话,就这个磁带也得要一千多条。是手写编程自己来做。


那时,技术人员就住在这些大山深处简陋的平房里,一待就是几年。工作间隙才有机会到附近的县城采购些生活用品。



原中国电科14所技术人员 邵润朋 78岁:

(穿着)老大衣老皮鞋,拿个草绳一绑就出去了。人家都说,山上又下来人了,像土匪。他们不知道我们是干什么的。


由于严格的保密,没人知道这群衣衫褴褛的人就是为国家研发战略重器的科研人员。经过十几年的建设,预警雷达终于实现了“站岗放哨”。1983年1月,前苏联一颗核动力卫星坠向地球,全世界面临核污染的威胁。凭借这部雷达的观测数据,我国准确预报了卫星坠落时间和地点,震撼世界。



原中国电科14所技术人员 邵润朋 78岁:

国家培养了我们,我们为国家做了事,心情很安慰。


中国电科14所研究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光义 84岁:

国家一定要掌握这个东西,只要你克服困难创造条件,总是可以完成



国家需要的,再难也要干出来。凭着这股劲,中国雷达人完成了一次次艰难的突破,让中国雷达技术迈入世界先进行列。如今,国产雷达不仅随预警机、航母守护祖国海空,也在交通防灾等领域造福民生。而这座退役的雷达,如同镶嵌在大山上的一块丰碑,铭刻着雷达人不忘使命的坚定誓言。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新闻联播完整视频

内容来源 央视网


监制/吴江

主编/任青锋  责编/何爽  校对/沈旸

上一篇:奋战·缅怀 | 致敬·奋斗

下一篇:奋战·提升 | 中国电科公文写作培训班正式结业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