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 搜索
  •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 管理
财经文章详情

雄文:如何看待我们目前的处境?

2019-06-01阅读 54 中产先生 我要关注

阅后即焚

贸易摩擦层层加码,国际关系风云变幻,国内经济两头为难……如何看待我们目前的处境,我们不妨跳出一城一域,用更大更宏观的视角来看待当前的局势。

- 1 -


经济周期和技术革命


当今世界发生的一切现象,政治、社会、文化背后都有经济的影子,而经济的底层逻辑是技术


康波周期图


按照康波周期的预测,目前世界经济已经进入萧条期:


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信息技术革命,从克林顿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到中国的互联网应用,信息化助推全球化,但目前,信息时代的红利正随着全球化一起步入极限和尽头,在新技术革命没有到来之前,全球经济从增量推动进入存量博弈时代


但是我们并没有感受到衰退和萧条,原因是什么?放水,全球各大经济体毫无意外的选择了货币宽松来拖延衰退,希望把衰退拉长,等到新技术到来,或者干脆比烂看谁先撑不下去吃掉它解决自己的危机,这就是存量博弈。


以美国为例,新世纪美国互联网泡沫破裂,于是推动房地产泡沫,08年房地产泡沫破裂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美国开始QE放水让全球共担爬出了泥潭,并推动美股不断走高。


到了2015年,这是个分界线,世界经济再次进入萧条,欧洲债务危机和难民危机持续发酵,中国再次启动史无前例的楼市刺激政策,萧条一年之后的2016年美国选出了特朗普,这预示着世界经济的存量博弈从暗处走到明处,世界抛弃了开放和政治正确,走进了保守和实力比拼的时代


这是故事的前半段:增量博弈的时代,特朗普向各个经济体提出了要价,美加、美墨、美欧、美日、美中……统统要给美国交钱,其他经济体也不是吃素的,这点我们到下一节国际关系再做延伸。


故事的后半段在于新技术的产生。从目前来看5G和AI似乎是引领下一个经济增长周期的关键技术,谁能掌握制高点,谁就能在下一个周期吃尽红利,并引领世界格局和国际秩序


中国无疑是上一轮技术革命: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很大的受益者,不但承接了世界制造业的转移称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同时靠着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在互联网应用上大放异彩。而且,在新技术上中国也不是没有建树,华为在5G上据任正非说至少领先两年。


作为上一轮技术革命的发起者和守擂方,美国自然不会轻易让别人撼动它的霸主地位,中美之间的技术之争就是故事的后半段


中国在技术研发上有先天的劣势,技术积累、人才培养、科研环境均不如美国,唯一的优势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国家补贴资金在关键的新技术领域集中攻关,以期望实现弯道超车。


美国自然要限制,未来我们会面临更严密的技术封锁,也会更加努力突破技术天花板,从这点看来,贸易摩擦反而是件小事。


存量博弈和技术之争,我们的处境都不算好,但是和一年前美国刚挑起贸易摩擦的时候已经好很多,民众的凝聚力正在起来,希望其他方面能争气点。

- 2 -


中美摩擦和国际关系


中美摩擦不是单纯的贸易层面,不管中国愿不愿意承认,美国都把中国当成是下一个世界格局和秩序的对手。


所以,中美的摩擦是全方位的,这将深刻的影响国际关系。


2018年6月9日,上合组织和G7同一天在东西方举行,我不想把这当成国家间的站队,事实上也不是,但是它的象征意义还是很大。


这一次,中美打架,旁边很多国家都想捡便宜。


捡便宜也分国家,吃相各不一样。


高级一点的国家,比如日欧加澳,他们不在乎一时的便宜,而是要看中美谁更能坚持的久。如果美国一鼓作气把中国打怂,他们就继续抱美国大腿继续享受传统格局的利益。如果中国抗住了,他们就会和中国眉来眼去来制衡美国,两边通吃。


所以你看,特朗普去找安倍谈贸易协议,安倍什么都没答应他;老谋深算的英国早早就要脱欧,关起门来静静观望门外打架结果,法德也差不多是这样。


低级一点的国家,吃相就更直接,东欧国家想要钱,东南亚的国家急着吃中美贸易摩擦的红利,巴西的大豆要涨价,俄罗斯的外汇是不是又缺了呢……还是非洲兄弟好,从来就没有变过


所以,中美摩擦和国际关系的关键在于:中国能不能抗住。


好在我们挨揍的经验,丰富到我们自己都心疼。


所以,在国际关系这一部分,我们的优势还是有的,国家间的博弈,有人说欧洲迟早会被中国拉下水,不敢下断言,但各自都有利益诉求,有诉求就好办,至少不会和美国铁板一块。


欧日那边拉一拉,让俄罗斯再去中东捣捣乱,亚非拉小兄弟再出把力,胜负还是未知之数。


退而求其次,咱们要开大会,美国也要搞选举,和美国达成一个短期休战也不是没有可能。

- 3 -


国内经济和两难境地


国内经济不是太好。


5月最新数据:制造业方面5月份的PMI,需求还是不足;消费方面,作为消费先行指标的汽车,已经连续下滑11个月了。


从2008到2018,金融和地产大体可以勾勒出我们这十年经济发展的底色。


金融杠杆从企业到地方再到居民,挺过了金融危机,完善了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建设,但是同时恶果也越来月开始显现。


企业杠杆居高不下,2018年底的股权质押危机现在想想还惊心动魄,安心做实体的太少,套现的骗子太多;


地方的隐形债务现在还没算清,城投和农商行、城商行的一笔糊涂账,风险也在显现;


居民和家庭杠杆在2015-2016年被一次加到顶,一方面楼市没了刚需只剩下投机,另一方面各种消费数据下滑。


反映到宏观政策,既要放水,又要去杠杆;既要减税扶持实体和消费,又要刺激经济增长;既要保证楼市稳定不暴涨,又要防止楼市萧条造成经济下滑。


可以说,每一个政策后面都有相反的掣肘,有形的手越来越长,但是操作的空间越来越小。


微观层面呢?也是两难。


症结在地产。地产的暴富效应不打破,实体好不了,一是资金不愿意流入实体转而流入楼市,二是租金上涨带来的各项要素成本上升,不赚钱。这不是减税就能抵消的。


居民这块,杠杆很高,现金流现在有点紧,造成消费不振传导到企业更加加剧企业压力,转过来又反映到就业上,形成恶性循环。


同时,资产中过高的房产配置,流动性受限,租售比太低,据数据统计中国大部分城市楼市租售比只有2%,在未来流动性不好的情况下,出租需要50年才能回本。


提高租金可以快些回本,但对于城市人口流入、制造业成本又是打击,两难!


破局也在地产,稳住楼市十年稳定,给科技研发、制造实体和个人放水,提高工资,促进内需,把房价收入比降低一半,配合温和的通胀,似乎是可行的办法。


- 4 -


过去十年放水太顺了,以致于被特朗普抓住机会导致现在的处境。


但换一种角度,处境艰难也是继续改革的动力,只要我们自己不放弃改革,不放弃开放,外部的压力最终变成内部的动力,让我们看到自己的问题,变得更加健康。


也许再过几十年,回望2019,我们会说,幸亏有这一场摩擦,才让我们更坚定的走正确的路,为什么我们不愿相信好的,反而要相信差的呢?就这样。

喜欢,就给我一个“好看


被删好文,关注中产先生回复关键字👇

1、回复“雄文”

世界驶入湍流期,你真的准备好了嘛

2、回复“记录”

记录中国三个阶层孩子十年人生轨迹

3、回复“芯片”

关于芯片之争,终于有人说出了本质

4、回复“下流”

下流社会:抖音、西虹市与中产崩盘

5、回复“疑问”

这文章回答了关于楼市的大部分疑问

等很久了吧,加中产先生吧!👇

点击左下角进入中产先生官网,更多价值信息!

上一篇:全家北漂:我和父母在北京相依为命

下一篇:世界走向折叠,我们如何应对?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