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曙说
照片真实地还原历史,
照片忠诚地记录当下,
在一帧帧照片中,
定格着,
流淌着的,
既是我们每一个人的青春年华,
更折射出祖国70年波澜壮阔的发展足迹。
在这不平凡的70年里,
每个人的平凡进取与国家的沧桑巨变,
相叠加,相融合,
同呼吸,共命运。
每个人的人生经历无不镌刻着祖国的时代印记。
祖国的旧貌新颜无不蕴藏着每个人的青春回忆。
虽然邓稼先老院长,
无缘“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但他的名字却同样是灿若星辰。
《晒出你的老照片》第一期照片,
通过任长义、任海云父子的“追星往事”,
重新勾沉起我们关于邓稼先老院长
从未被忘记,
也不会被忘记的回忆。
仅乘坐过一次的“专车”
任海云
A70-0265,单看这一排数字,大家一定如入云中雾里,搞不懂是怎么回事。它既不是数学中的计算公式,也不是物理中的实验数据。它,只是一个简单而又久远的汽车牌号,属于一辆“仅乘坐过一次的专车”。
作者父亲任长义作为司机,与邓稼先仅乘坐过一次的“专车”合影
说起这个汽车牌号,还要从我父亲突然接到的一个电话讲起。电话的另一端是时任中物院老干局的刘健局长,他们未曾谋面,也并不认识。他在电话里问我父亲是否以前给邓稼先院长开过车?是否开过一辆尼桑轿车?是否还记得汽车牌号?我父亲如实回答:给邓院长开过车,邓院长病重期间,院里曾经给邓院长派过一辆尼桑车,可惜年代久远,自己已经退休多年,记不清楚车牌号了。
那辆尼桑车在行车30多万公里后被转让到四川剑阁县的国土局。刘局长告诉我父亲,剑阁县国土局的领导听说是邓稼先坐过的汽车,很是爱惜。至今外观还保持了八成新。中物院在搬离了梓潼县后,邓稼先院长的故居被保留下来改造成了纪念馆,成为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即将退役的尼桑车将被作为陈列文物恢复原来的车牌。刘局长婉转地问我父亲是否留下了当年的一些照片,是否还有原来汽车的影像?经过父亲和母亲的一番查找,一张和尼桑车的合影照片展现在面前,汽车的牌照清晰可见。几经辗转得到消息的刘局长很高兴。他转告我父亲会把车牌号告诉邓稼先纪念馆的工作人员。
见到这张老照片上的汽车,父亲感慨万千。邓院长住院手术后,原来九所车队配置的伏尔加牌轿车的空间较小,而邓院长身材高大,手术后弯腰乘车极为不方便,院里便购置了这部尼桑车,里面的空间要大一些,可是汽车上牌照还是费了很多周折,最终在国防科工委申请了军车牌照。这个时候,邓院长的病情越来越重了,已经没有机会坐这辆尼桑车了。父亲清楚的记得邓院长最后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机会乘坐尼桑车的情景。1986年五一前夕,确切的时间是四月三十日晚上,邓院长悄悄地问我父亲,天安门广场摆花了没有?父亲告诉他:“听说摆好了”。邓院长又转身对警卫员小游和我父亲商量:“拉我去天安门看看花吧?”父亲当时就拒绝了,说:“您现在身体这样,医生嘱咐不能离开医院。”小游也说:“许阿姨知道了,肯定批评我。”邓院长说:“没关系,咱们不告诉他们。”经不住邓院长的恳求,我父亲开车警卫员小游陪同,他们偷偷地带着邓院长去天安门广场转了一圈。在灯火通明的天安门广场,身体虚弱的他再也无法靠近艳丽的花坛,只能在车上留恋地看上一眼。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很多东西忘记也就忘记了,而有些东西却能永存。听说邓稼先纪念馆正在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相信,那个A70-0265的车牌会被很多人看到,邓稼先感人的故事也会代代相传下去。
特殊的礼物
任长义
我今年70岁了,往年不论生日还是过节,孩子们常常送我礼物,一双袜子,一顶帽子,一双皮鞋,一身内衣,或者一瓶酒,一盒糖,一条香烟,一篮水果,让我感到心里暖融融的。古人云“百善孝为先”,看到孩子们这么懂事,我心里真的很欣慰。有句老话怎么说的,“家和万事兴”。我和孩子们虽然都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从事普通的工作,但是我们都尽力了。平和健康的心态让我们一家人的生活充满了温馨和快乐,真的幸福无比。
然而,去年我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让我有了更多的感慨。
有一天,家里的电话叮铃叮铃地响起来,我拿起话筒,没想到是许鹿希大姐打过来的。许鹿希大姐在电话里告诉我:“老任呀,告诉你一个好消息,老邓的文集出版了。”我连忙说:“这是喜事,我为邓院长和您高兴。”
“老任,还有呢,你作为老邓的同事和朋友,老邓在世的时候帮过他很多忙,我送一套文集给你留做纪念。”
听到这里,我的眼里立刻含满了泪水,我为邓院长的文集出版而高兴,也为被称为邓院长的朋友而感到骄傲。我对着话筒说:“谢谢许大姐了,我也没为邓院长做过什么,那都是我的工作,换了谁都会尽力的”。
许大姐又对我说:“你要在家,我把文集给你送过去。老邓活着,他也会送你一套。”
“还是我过去取吧。”我连忙挂了电话。
等我出了门往许大姐家赶的时候,许大姐已经抱着文集走到了老干部活动站门前。
邓院长的文集印制包装的非常精美。打开印有邓院长浮雕塑像的盒子,里面还有许大姐著的《邓稼先图片传略》,许大姐为我题了字,里面记录了邓稼先院长的生平和他与杨振宁教授的友情,很感人。
我虽然没有什么文化,看不懂文集的内容,但是邓院长和许大姐的那份情谊,却深深感动了我。邓院长作为一院之长,他的平易近人是有了名的。我还有一次印象很深的经历和大家说说,七十年代末期,国家的政治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百废待兴。党中央在北京的人民大会堂召开科技界的一次聚会,共商科技兴国战略,当时邓院长作为代表,受邀前往,是我开车送邓院长去的。会后,所有代表要与中央领导合影留念。邓院长对工作人员说:“和中央领导合影是一种荣誉,我很高兴,但是我还有一位同事一直等在外面的车上,必须叫他一起。”工作人员解释说,这在以前没有先例,司机不参加合影,邓院长非常坚决地说,如果我的司机同事不能合影,那么我也放弃,我也不合影。在邓院长的坚持下,最终,工作人员同意了邓院长的建议,安排我和邓院长及众多科学家与中央领导合影留念,那张一米多长的照片也算是邓院长留给我的礼物一直被我珍藏着。
我想,我们九院不就是个大家庭吗?如果领导和群众能够相濡以沫,互相尊重,相互协作,什么样的困难不能克服呢?所有的职工都能在健康快乐的心态下努力工作,友好的情谊荡漾在每个人的心中,什么样的奇迹不能创造呢!邓院长为我们做了榜样,愿我们九院这个大家庭是个快活的乐园,友情的乐园,温馨的乐园。
(本文作者为任海云的父亲,老人70岁时所写)
策划:院宣传处
来源:研究生院 编辑:蒋智洋 编审:李倩珉 监制:韩长林
►征集令|光阴的故事改变着我们,来讲讲建国70年里的那些难忘的记忆
►视频|院庆60周年故事会作品展播(四):邓稼先和同事们在核试验投弹失败后的经历
►国防科技事业的卓越领导人——敬贺周光召先生从事科学研究65周年
►一样的5·20,中物院人不一样的告白
下一篇:有趣!有料!有意义!第四届极端条件下物质与辐射国际会议(ICMRE 2019)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