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 管理
科技文章详情

20年·系列专访 | 深化改革:勇立潮头的活水之源

2019-05-30阅读 101 中船重工 我要关注

——访中船重工规划发展部主任张健德


记者 易发俊 集团总部 蒋日富


1999年7月,中船重工在船舶行业深化改革中诞生。


成立之初,整体亏损。“十五”,利润突破10亿元,走向新生。“十二五”,利润破100亿元大关,成为我国最大最强、世界先进船舶集团。2011年以来,连续8年跻身世界500强,排名不断上升。2016年以来,利润年均增长20%,位列全球500强船舶企业首位。


20年披荆斩棘,20年风雨兼程,20年硕果累累。


中船重工何以取得如此的成绩?集团公司改革发展中发生了哪些梦想与激情、突破与选择、铁腕与柔情的故事?近日,《中船重工》记者与中船重工规划发展部主任张健德展开了一场改革对话。

缘起改革 扬梦想风帆


记者:回望20年改革发展历程,中船重工从成立之初的亏损企业成长为世界最大造修船集团,个中艰辛,只有中船重工人感受最真切、最深刻。作为直接参与集团公司改革发展的负责人,请谈谈您的感受。


张健德:20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数字。经过20年,婴儿长大成人,扛起人生的责任;再过20年,青年走向不惑,成为社会中坚;又过20年,不惑步入花甲,为社会贡献余热……企业也是一样,20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要做百年老店,20年才刚刚开始。


中船重工今年20岁了,我有幸亲历了其中的许多风雨历程。如果用一句话来描述这20年,那就是:中船重工在改革中破茧而生,在改革中实现重生、走向新生,在改革中创新超越、砥砺奋进。


1999年,贯彻落实《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防科技工业五大军工总公司改组为十大军工集团。当年7月1日,在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所属部分企事业单位基础上,重组设立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船重工破茧而生。


成立之初,面临整体亏损2.7亿元、工业企业亏损面达57%、一些企业职工生活困难等局面,中船重工党组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方针政策,积极争取八方支持,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奋勇拼搏、开拓进取,组建集团总部,制定2000年~2010年“三步走”发展战略,推进公司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体制机制,组建财务公司、国际贸易公司等六大平台,通过内部资源整合、债转股、整体破产等办法,迅速扭亏脱困。到2000年底,利润总额就由成立初期的亏损变成盈利4900万元。到2005年末,同比2000年,总资产由380亿元增加到110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从155亿元增长到470亿元,利润总额由4900万元增长到超10亿元,造船能力由87万吨提高到315万吨。中船重工用五年时间实现重生、走向新生。


2006年以来,中船重工在改革中步入创新超越、砥砺奋进新阶段。具体来说,2006~2015年,进入改革创新大发展阶段,并跻身世界500强。坚持改革创新调结构,推动军民资产重组上市,大力发展科技产业,2011年以来连续进入财富世界500强,且排名不断上升。2015年营业收入达到2260亿元、利润总额达到105.55亿元,造船能力和水平得到大幅提升,一举成为我国最大最强船舶集团。


2015年以来,进入全面深化改革再跨越阶段,中船重工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全力建设船舶行业创新型全球领军企业。按照国企改革“1+N”政策体系要求,全面推进整合重组、处僵治困、压减、市场化债转股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等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党的十九大后,集团公司又提出并实施新时代中船重工高质量发展战略纲要,推动中船重工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可以说,中船重工改革发展20年,就是集团公司历届党组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坚持把握改革发展规律,坚持兴船报国、创新超越,接力带领广大干部职工深入推进改革创新的结果。


得益改革 创辉煌业绩


记者: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船舶行业许多人关注中船重工的改革发展,并认为,在船舶行业持续低迷的严峻形势下,中船重工能够连续多年跻身世界500强,这足以证明集团公司的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 大家特别希望听您介绍集团20年改革的亮点及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张健德:数据能说明一切。2000年、2018年两组数据对比可以佐证“集团的改革是成功的”:总资产由380亿元增加到5038亿元,增长13倍;营业收入由150亿元增加到3150亿元,增长21倍;利润总额4900万元增加到88.6亿元,增长了180倍。连续8年入选世界500强企业,成为世界最大船舶集团。


这个成绩确实来之不易,正如你刚才所说,2008年以来船舶行业陷入深度调整期,船企面临生存发展困境。在这种形势下,集团公司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深化内部改革,培育发展新动能,有效应对了行业周期的影响,实现了逆势增长。在这个过程中,改革发挥了关键作用。举例为证:


——中国重工创造性实施市场化债转股。引入八家投资机构合计218.7亿元,使中国重工年利息支出节约8.5亿元,资产负债率下降11个百分点,被证监会列为资本市场相关领域“示范引领的重大突破性案例”。中国重工是我国军工重大资产上市的旗舰,其市场化债转股不仅降低了发展风险,促进了保军强军,更为央企实施去杠杆、减负债、防风险探索了有效途径。


——集团公司整合重组初见成效。2016年以来,集团公司党组推动实施了海洋装备、动力装备、机电装备、电子信息等领域厂与厂之间、厂与所之间、所与所之间的整合重组,目前已初见成效。大船重工与山船重工、大船重工与渤船重工、武船重工与北船重工的整合重组,实现了军民造船资源的共享共用,整合了舰船总装建造能力,消减产能500万吨。中国船柴整合三家船舶低速机企业,通过整合管理、技术、财务、人力、供应商、市场等资源,打造“一总部、三基地”运营管理新体系,2018年订单功率数同比提高100.86%,合同额同比提高97.1%,国内市场份额提高30%,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可以说,改革的成效立竿见影。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要敢于啃“硬骨头”。相信在本轮改革中,集团改革也遇到了很多“硬骨头”,请举例说明我们是怎么“啃动”的?


张健德:啃“硬骨头”,这也是改革的根本要义,也体现着改革者的使命担当。我们在改革中确实遇到了很多“硬骨头”,比如并购重组、“处僵治困”“压减”等等。


实施大规模专业化重组、削减产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无论是从财务方面还是人员安置方面,都存在很大压力。不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不能因为包袱重而等待、困难多而不作为、有风险而躲避、有阵痛而不前,要树立必胜信念,坚定不移把这项工作向前推进”。总书记的要求始终是集团公司党组和各有关厂所党委及广大党员奋力推进改革的强大精神动力。


船厂调整涉及的人员安置问题是企业深化改革、重组整合的难点。集团始终坚持在内部全员消化,妥善安置,不给社会造成负担。


“处僵治困”“压减”两项改革,挑战难度更大。“处僵治困”通俗地说就是“治病”“救人”,查找病因和“出血点”,想办法“治病”和“止血”,尽可能地使企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正轨。2015年以来,集团公司以激发企业内部活力为主,通过增资、减员增效、市场化债转股等多种措施,有效增强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截至2018年底,集团11户“僵尸”特困企业出清,32户挂牌和自处“僵尸”特困企业共实现利润总额4.75亿元,资产负债率从85.92%下降为65.93%,共安置人员15417人,完成计划任务的111.3%,“处僵治困”专项工作主体任务全面完成;累计压减223户企业,法人户数减少26.4%,一批低效无效股权投资出清,及时止住了“出血点”,预计到2019年5月31日,可实现压减30%的目标。


深化改革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记者:物理学家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地球。”这句包含深刻哲学思想的名言形象地告诉我们,找准事物发展的规律和作用点,对于事业的成功至关重要。中船重工的改革一样,也有一个找到改革发展规律及着力点的问题,请介绍一下中船重工20年改革之路有哪些启示?


张健德:这个比喻非常好。中船重工改革20年,我认为,集团公司党组始终注重把握改革发展规律,始终坚持政策导向、市场导向、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统筹协调五个改革基本原则,确保改革符合党中央要求和企业实际;始终抓住四个重要改革支点,确保改革精准施力,持续取得实效。


——抓住党的领导这个支点,确保改革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中船重工党组及各级党委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和加强党的建设,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国企改革的各项决策部署,确保了改革的方向不偏离。


——抓住保军强军这个支点,确保改革的目标不出现偏差。改革要服务于企业战略使命,保军强军是党和国家赋予中船重工的最重要战略使命,是中船重工改革发展的根本目标。过去20年,中船重工始终把保军强军立在首位,把是否有利于保军强军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准。


——抓住结构调整这个支点,确保实现可持续发展。过去20年,中船重工始终坚持在创新调结构上下功夫,依托完整的舰船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能力体系,充分发挥28家军工科研院所的专业技术、专业人才、专业能力优势,通过持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能力结构布局等,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了持续稳定发展。


——抓住体制机制这个支点,加快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在体制方面,集团成立之初,通过公司制改制,形成了母子公司管理体系,确定了一个中心、三个体系、四项机制的管控体系。


2015年以来,改革调整集团公司管理与运行模式,设立董事会,将集团管控模式确立为战略与财务管控型,集团总部主要负责战略引领、资源统筹、产业协同、大项目协调、风险管控和绩效监控,财务工作由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由财务管理向财务金融管理转变。成员单位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按照供、产、销、人、财、物、责、权、利九个字全面落实现代企业制度。


2017年,集团公司及下属全民所有制企业完成公司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了母子公司管理体系,为深入推进集团公司整体改革奠定了基础。同时,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在机制方面,集团创立“一所两制”运行机制,鼓励支持科研院所组建科技公司、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科技产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化管理,大力推进科技产业化,科研院所及其培育孵化的产业成为了集团公司新经济增长点。实施科技企业员工持股及分红激励政策,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大力推进企事业单位改制和重组上市,打造形成中国重工、中国动力、中国海防、中国应急、久之洋5家上市公司,资产证券化率达到60%,为军民品产业发展筹集了资金,促进企业规范化管理。


记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意味着国家改革开放也进入新时代。请您展望一下,中船重工如何通过新一轮深化改革释放更大的活力?


张健德:改革永远在路上。为深入推进全面改革,集团公司2019年修订印发新的全面深化改革总体方案,确定了七方面重点改革任务。具体来说,到2020年前要实现“135”改革目标,即坚持两个“一以贯之”,党的领导和党建工作全面加强;确保完成“处僵治困”、“压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三大专项改革任务;在混合所有制、整合重组、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三项制度”、军工科研院所五个关键领域加快取得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只有顺势而为,才能挺立潮头、把握未来。中船重工改革事业虽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仍需跋山涉水,摆在全体中船重工人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


在这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勇立潮头、奋勇搏击,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勇于担当、攻坚克难的使命感,不断深化改革、加快建设船舶行业创新型全球领军企业,奋力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END


| 责  编:谢菱

| 审  核:项丽  易发俊 


中船重工官方微信招商进行中

广告招商热线

010-59518792






上一篇:强化创新驱动,聚力高质量发展——吴晓光到大连船推调研

下一篇:H5 | 奇怪,咋一看就知道是咱中船重工娃?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