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 管理
科技文章详情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光明日报》报道:《“两弹城”:见证伟大功勋,传承“两弹一星”精神》及评论文章

2019-05-10阅读 154 中物院曙光视点 我要关注

    在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长卿山西麓,绿树掩映下有一群红色老楼。如今这里被命名为“两弹城”,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简称“中物院”)院部旧址,是我国继青海之后第二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的总部。在我国总共进行的45次核试验中,这里指挥完成了其中22次,“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于敏、王淦昌、邓稼先、朱光亚、陈能宽等杰出科学家都在此留下了足迹。

    “两弹城”至今仍完整保存着大礼堂、办公楼、档案馆、模型厅、情报中心、邓稼先旧居、将军楼等167栋60年代建筑物及防空洞、国魂碑林等众多纪念实物。这些纪念实物2018年被纳入“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它们不仅是伟大功勋的见证,也成为传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载体。


无私奉献铸下国防基石

   

 20世纪50年代,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打破核大国的核讹诈、核垄断,维护世界和平和国家安全,在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党中央高瞻远瞩,果断作出了研制核武器的战略决策。大批归国精英与国内科技骨干,怀着强烈的爱国热情,奔赴核工业建设和核武器研制的第一线。

    “两弹城”真实再现了众多科学家在此工作生活的场景。在邓稼先旧居办公室,一对沙发、一张办公桌、一部电话、一台手摇计算器几乎就是全部陈设,他的几份亲笔信手稿复印件总能吸引游客驻足。

    “明天我要做一个小手术”,在一封书信手稿中,邓稼先少有地提了一下自己的身体状况。手稿可以看出,那个“小”字是他后来加上的。讲解员告诉记者,写这封信时的邓稼先已经是直肠癌晚期,体内不停出血,但他不想让大家担心,很少说自己的病情,说得更多的往往都是工作。

    邓稼先1950年获得了美国普渡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当年他就毅然回国。在投身核武器研制前,他对妻子许鹿希说:“我的生命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生就过得很有意义,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

    为了推动我国核武器事业,国家调集了大批精英人才进行核武器研究。他们当中既有邓稼先、王淦昌等著名科学家,也有很多“将名字带进棺材”的科研工作者。他们隐姓埋名,把青春、智慧甚至生命献给祖国,终于成功研制原子弹和氢弹,铸下了国防基石,挺起了民族脊梁。

    “老一辈科学家为国家、为民族付出了巨大牺牲,要让孩子们学习他们这种精神,为我们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江油市双河初中校务监督委员会主任郭天茂带领300多名学生参观了“两弹城”,孩子们很受触动,他们纷纷表示要努力学习、增强本领、报效祖国。


艰难险阻难不倒科学家


    “两弹城”是核武器研制基地指挥部,另外还有若干研究所按照“靠山、分散、隐蔽”的方针,分散布置在川北山区中。如今从“两弹城”出发,乘车一个多小时可到其中一个比较近的研究所旧址。而在三线建设时期,交通条件比较差,“开会两小时、汽车跑两三天”是常态,生活和科研工作都面临各种困难。

    “中物院”某研究所原常务副所长陈俊祥在剑门西沟的丛林里度过了整整20个春秋。多年后,陈俊祥回忆,这里是“山清水不秀,人杰地不灵”。在山沟里,陈俊祥和同事们过着一边做研究一边种菜挑粪的日子:他们劈荆开路,包沙垒墙,才搭起了一座座隐蔽的工号;他们打井引泉、掏河筑堰,才让职工喝上了清凉的水;他们挖鱼塘、修猪圈,办起“五七”农场,才让科技人员能在节日里吃上一顿美餐。

    “两弹城”在不改变原有建筑格局的前提下,将原模型厅、职工活动室、印刷车间改建成“两弹历程馆”,全面展示了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发历程。1969年迁入梓潼,1992年迁去绵阳,23年间,科学家们克服万般困难,在这里完成了原子弹、氢弹的武器化研制和小型化,形成了有效的核威慑力量,同时,新一代核武器研究取得突破。

    在“两弹城”接受拓展培训的东美装饰公司总经理胡林研说:“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成功,老一辈科学家默默付出的巨大牺牲是其他人看不见的。今天,我们也要继承这种精神,脚踏实地、努力奋斗,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去争取成功。”


让集体爆发出最大的力量


    1985年,“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这一名称开始对外使用。调研中,“中物院”很多科学家告诉记者,他们的研究领域是“工程尺度的物理”和“物理层面的工程”,这是一项需要多方面协同的工作,而协同攻关,也是“中物院”传承60多年的优良传统。

    在“中物院”当了多年办公室主任的胡干达说,院里的工作任务,不是靠一个人就能够完成的,必须是所有人在一起配合,向同一个目标努力。“学术民主、集体攻关”是院里每一个人的工作传统,专家有专家的作用,工人有工人的作用,一般技术人员有技术人员的作用,大家各司其职、默契配合才能取得成功。

    “中物院”在梓潼开展工作期间,得到了梓潼群众的大力支持,他们作为集体的一部分,作出了巨大贡献。当时,全县拨土地、腾住房、修道路、建砖厂,很多群众投入到了基地建设中去。据统计,梓潼先后建立了25个专业蔬菜社,潼江河沿岸采沙的民工,高峰时期每天多达2000余人。

    协同攻关不仅体现在“中物院”系统内部和院地之间,也体现在院军之间、院所之间、院校之间、院厂之间。据统计,全国先后有26个部(院),20个省(市、自治区),900多家工厂、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参加了第一颗原子弹的攻关会战。陈俊祥说,正是这种高度的团结协作,让集体爆发出最大的力量,才使得我国核武器科技事业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重大突破。

    1982年,“中物院”申报的一个项目被授予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彭桓武为第一完成人。当奖章送到彭先生手里后,他把它送给了院里全体同志,并题字:“集体集体集集体,日新日新日日新。”“中物院”一位年轻科学家说,这幅字作为“两弹一星”精神的集中凝练和概括,激励着无数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攻关、再创辉煌。

    (本报记者 李晓东 周洪双)


评论文章


集体奋斗,“两弹城”最宝贵的财富


    “三线建设”是一个现今很多年轻人都未曾听过的词语,而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三线建设”,为推动中国工业化进程,尤其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国家安全作出了极其突出的贡献。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长卿山西麓的“两弹城”,就是在这一时期兴建,成为伟大功勋的见证,也成为传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载体。

    “两弹城”指的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部旧址,是我国继青海之后第二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的总部。我国总共进行的45次核试验中,这里指挥完成了其中22次,“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于敏、王淦昌、邓稼先、朱光亚、陈能宽等杰出科学家都在此留下了足迹。

    这里是国之重器的铸造之地,也是激励无数国人的“两弹一星”精神的孕育之地。无数优秀的科学家隐姓埋名,把青春、智慧甚至生命献给祖国。专家、工人、技术人员,26个部(院),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900多家工厂、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大家各司其职、默契配合,集体攻克种种难关,终于成功研制原子弹和氢弹,铸下了国防基石,挺起了民族脊梁。

    “集体集体集集体,日新日新日日新。”“两弹一星”事业是集体的事业,“两弹一星”成功是集体的成功。“两弹”研制成功自然离不开科研人员的齐心协力,而梓潼群众作为集体的一部分,他们也作出了巨大贡献。全民高度的团结协作,让集体的力量迸发出最大的威力,使得我国核武器科技事业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重大突破。可以说,每一次成功,都是集体力量的凝聚,成功的辉煌和荣光,属于每一个在“两弹城”默默付出的个体。

    “‘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如今的“两弹城”已成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致力于推动“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代代传承、发扬光大。

    时至今日,这一精神从未过时,它激励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年轻人,将科学家的思想变为产品,正将中国国防尖端武器装备不断推向更高端;也触动着每一位来到“两弹城”参观学习的普通民众,脚踏实地、努力拼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因为,只有奋斗过的人生,才能称得上是幸福的人生。

    (作者:陈定)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蒋智洋  编审:李倩珉   监制:韩长林


猜你喜欢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聚焦中物院的一大波报道正在赶来!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新华社报道:于无声处听惊雷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新华社报道:用坚守铸就民族的钢铁脊梁——来自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蹲点报告

真相,往往好几个——央媒省媒“壮丽70年”采访活动启动

上一篇: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光明日报》报道:“中物院”的年轻人:“两弹一星”精神的时代传人

下一篇: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四川日报》报道:干惊天动地事 做隐姓埋名人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