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 管理
娱乐文章详情

李安:亦狂,亦温文

2016-11-27阅读 134 文慧园路三号 我要关注

“这是最难的一次”


几次见到李安,他说话都是慢条斯理,温文尔雅,仿佛遇到任何事情都不着急。这位享誉世界的国际大导,在记者对他的作品表示膜拜时,甚至还会有些害羞和脸红。


有人曾这样形容李安:亦狂、亦侠、亦温文,但“狂”与“侠”的那一面,恐怕只能在他的作品中看到了。


在电影里,他不时地露出犀利的锋芒,温和中潜藏的棱角,让人看了陡然心惊。比如电影《冰风暴》中,他大胆地表现换妻游戏,披露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的冷漠与危机;《色,戒》表现女大学生在国家召唤与自身欲望间的扭曲与挣扎;《断背山》中展现一场难以融入世俗的同性情谊……从华语片到英语片,从家庭伦理、科幻大片到战争片,从古装到现代剧,李安坚决不在作品中重复自己。


色, 戒


“我需要新鲜感、需要活力。似乎只有在不停地给自己制造障碍的过程中,我才能感觉自己活着。”李安对记者说。这一次在《比利·林恩》中,他首先给自己出的一个大难题,是技术。



120帧,4K,3D,这在世界电影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尝试,代表着如今电影技术的“顶配”。当一开始李安决定奔着这个技术指标拍摄《比利·林恩》时,在很多人看来不啻天方夜谭。


正常情况下,电影画面是每秒24帧。当24幅静止的画面在1秒钟内连续播放,根据人的“视觉滞留”原理,会形成一种看似连续的错觉。所以有人形容,电影是每秒24帧的真实;也有人形容,电影是每秒24帧的谎言。


如今流行的3D电影,因为技术不成熟,经常有画面灰暗、细节模糊的情况,有的甚至就是为了迎合潮流、骗取票房而做的“假3D”。而李安以5倍于原先电影的帧数,使得画面更加流畅,再配合4K清晰度,丰富了细节展示。这些技术参数换成语言来表示,就是“画面更亮,细节更清楚,纤毫毕现”。



不仅如此,李安想要追求的不是量变,而是质变,是一种VR(虚拟现实技术)式的“沉浸式观影体验”。他觉得比起时下盛行的技术革新,影坛沉寂地太久,“电影已经很久没有改革了。”


改革的动力要追溯到几年前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时候。初涉3D数码电影,李安发现,以往他所信奉与积累的那套胶片电影美学的变得不合时宜。“在3D与2D画面中观察,连演员的表情都是不一样的。以前积累的那一套如何把人拍得更美、更情绪化、更动人的经验,那些我像信仰一样痴迷的电影准则出现了问题,我迫切地想要寻找答案。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少年派》大获成功,李安继《断背山》之后第二次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这给了他进一步向前探索的勇气。拍摄《比利·林恩》,他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思考究竟是否要实现技术升级、升级到哪一步才合适,“超过60帧,觉得就上了战场。”



打的是一场茫无头绪的仗。一切都是全新的,多年来练就的“电影大师”被打回了学徒。他和演员们得重新探讨适合的表演方式,原先电影打光的方式变得无法忍受,演员的化妆得重新琢磨,布景、道具及后期制作都得重新考量。最令李安感到无助和焦虑的是,因为设备原因,他看不到拍摄出来的高帧率影像,为此他千方百计想办法,曾改装过美国国防部看战斗机用的工业放映机。



他不知道电影最终会呈现出什么样。观众会作何反应,他内心也毫无把握。那种深深未知感吞时常噬着他,又带给他某种兴奋,驱赶着他在黑暗中往前走。“老实说,这是最难的一次,从来没有这么难过。像摸着石头过河,重新学走路的过程。”


李安对记者形容,当第一次看到120帧成片时的感受,“有一种虚脱感,但是一种很充实的虚脱”。影片中最能让人感到新技术魅力的正是那个中场表演的华彩段落。主人公比利·林恩站在舞台上,烟花燃起,歌舞大作,所有的一切如梦似幻,观众仿佛被包裹进光怪陆离的现场。“作为一个电影人,有时觉得很冒险,拿着好几千万美金在做试验。但有时又觉得很幸运。在与技术较量的过程中,我感到一种对电影的谦卑。”

 


 “最美的是人脸”


在《比利·林恩》发布会上,有记者问李安:电影是否过分偏重技术,导致内容与形式两张皮?面对质疑,李安照样不愠不怒,在温和中阐释着新片的立场。


电影围绕着主人公比利·林恩展开,时间集中在一场橄榄球比赛的前后。林恩是伊拉克战场上的英雄,他和战友们被政府召回,参加达拉斯牛仔队橄榄球赛的中场表演。在这过程中,他们遇到了想将他们的英雄故事拍成电影的投资商、口吐秽言的球迷等,还有那些表面上对他们十分崇拜、实际则充满误解的民众们,所有的一切都让这群战士疲于应付,世俗对他们而言,成为另一个令他们不安与狂躁的战场。



李安最初接触到这个故事,被这个故事中透出的讽刺性与荒谬感所吸引。故事中一边是比利·林恩当下经历的现实世界,一边是他脑海中不断闪现的战场。大众对他们的情感投射,与他们的真实经历和感受形成鲜明的反差。但拍了这么多年电影,李安一眼就看出这个偏于主观、意识流的故事其实并不适合被搬上大银幕。


传统的电影很难表现如此丰沛的人物情绪与心理,在李安看来,只有在新技术支持下的高清画面中,才能让观众充分领略到人物的气场。他要用更丰富的细节与更精准的电影语言,来表现比利·林恩在两个“战场”由于精神紧张的状态,大脑信息接收达到的峰值。



李安认为这是合理的,他自己就曾有过类似的经历。有一次他和妻子、孩子一起发生车祸。当有一辆汽车对着他们迎面撞来时,那一瞬间,他脑中清晰的浮现各种应对的方案、可能的画面,那短短的两秒钟,似乎被成倍地拉长。


因为“真实”被放大了,李安要求演员的表演更发自内心,更富有层次。“高清画面之下,不仅仅是看到了演员脸上的痘子、纤毛,而是因看到他眼睛中蕴含的感情而感动。当皮肤不用化妆品盖住的时候,你能看到很细微的东西,你的感情、内在是骗不了人的。这一刻,你不能再用传统的表演方式。”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听起来似乎是一个战争片,但战争场面实际寥寥无几。李安说:“我最想做的不是战争,而是人的脸部特写。我觉得不管是多大的场面,多激烈的动作,也比不上一张脸的表情丰富,因为那代表着我们自身的形象。”



最美的是人脸,而最难的是走进人的内心。而在这个方面,李安一直都是行家里手。早在拍完《推手》《饮食男女》《喜宴》这组“家庭三部曲”之后,第一次执导英文片《理智与情感》时,李安在曾在他的自传《十年一觉电影梦》中写道:“我要尽量模仿、学习西方,但如果和西方完全一样,不但拼不过,也无新意。所以我开始注意如何运用影像、情景,去反映角色内心的风景。


饮食男女


这种对内心化的叙事的情有独钟,一直延续到《比利·林恩》。在李安看来,真正的战争,并不是这些倒霉的军人在打,形形色色的社会阶层都有参与。“我想表达的,正是美国人内心的一场战争。”

 

 “回到电影才最安全”


《比利·林恩》公映后,因为硬件设备跟不上,能放映120帧电影的影院全球才5家,中国不过2家。电影拷贝分为120帧、60帧、24帧各种版本,而每一个版本,李安都亲自调试、修改,不厌其烦。“通过这个过程对电影的属性有了更深的理解,我希望自己永远是一个摄影系的学生。”


李安说,他的每一部作品都与自己的成长有关。年少时他是一个非常害羞的孩子,因为是家中长子,父母给他立下许多规矩,中国传统文化与伦理,既是他的桎梏也是他的定力。又因为他经常在东西方游走漂泊,始终会追寻一种安全感。而这表现在作品里,就是不断挑战,“不是说很有野心,要攀登每一个高峰,而是找到一个答案,又开启十个新的问题,以此来保持活力。”


每一部电影里都蕴含着他的人生体验,《比利·林恩》也是如此。“他的思绪并不是一个19岁的小男孩那么单纯,有时候倒像是一个中年知识分子锐利的观察。”而这个知识分子就是李安自己。看着电影中的主角,他就像看着自己的分身一样,“我的人生也面临着中场秀,面对着一场场战斗。片中军人们表演完之后,被送回战场,只有彼此说‘我爱你’。我也有着一起战斗的伙伴,这样的同袍之情,是性命之交,很难向外人表达。”



对于《比利·林恩》拍摄过程中的一个细节,李安至今还耿耿于怀。那是他们在摩洛哥的一个伊拉克社区,拍摄美国大兵闯入一个当地家庭,将疑似与恐怖分子有染的家长抓捕时,一旁两个小孩子跪着,其中一个做出阴郁刻毒的表情。“他们真的让我非常难过。那个小男孩,我很抱歉让他做出那种眼神。拍完抱了他很久,心里觉得非常不安。那个小女孩在我脸上亲了一下,我觉得既暖心又难过。”李安表现出十足的敏感与细腻。



影片的最后,大兵们参加完中场秀,不禁感慨:原来觉得战场是最危险的,走了这一遭之后发现,似乎回到战场才是最安全的。同行冯小刚对这句话印象颇深,“我们面对投资、宣传、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是很紧张的。回到电影中去,才最安全。


而李安说自己除了拍电影,平时“就是在家烧烧菜,被太太数落一下”。前一阵他休假,跟着太太去爬山,一不小心就从山上滚了下来,腿摔伤了,休息了两个月,“所以我也是回到工作比较安全一点。”他笑着说。“没有触摸到电影的时候不知道怎么自处,手上触摸到电影才觉得充实和满足。”

视频|《奇爱博士讲电影》又更新啦!《爱情,会不会有三角》情动上线,带你品味银幕上的爱情故事,研习这个人际关系中的无解题。

推荐 欢迎长按尾标二维码,“后浪书城”优惠购买各种电影图书;点击“阅读原文”,收听葛格在喜马拉雅电台为大家带来的本周影讯语音播报。“文慧园路三号”公号有偿向各位电影达人约稿。详情见:求贤

上一篇:中美电影业一旦携手共融,还如何让别人好好玩耍?

下一篇:这部电影在两性战争中嵌入了你所能想象的全部严肃命题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