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 管理
娱乐文章详情

真不明白,穷人怎么就不配生孩子了?

2017-04-21阅读 92 新周刊 我要关注


本文转载自《浪潮》(ID:WelleStudio163)


很多人觉得穷人应该少生孩子,因为他们认为穷人养不好孩子。可是,你凭什么认为穷人没能力?你管得着穷人生几个?


文 / 林海

编辑 / 鲁勇男


“穷人到底应不应该生孩子”,是中文互联网上最经久不衰的话题之一。在任何一个悲惨故事的背后,你都能看到人们对贫穷的不解和愤怒:既然穷,为什么要生这么多孩子?


即使一则新闻不那么惨绝人寰,人们指责穷人的热情也不会消减多少。四川遂宁一对农民夫妻20年生了11胎,有人就会感叹“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社科院报告称农村家庭毕业生失业率高达30.5%,有人就会振振有词“穷人不要生那么多孩子,就算牺牲其他孩子资源上了大学,也找不到工作”。


我们如今总结这些人的论调,无非以下几种:一种是质疑穷人父母的动机,说穷人是“繁殖癌”;一种是质疑穷人父母的能力,“不能给孩子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就别生了”;还有一种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孩子其实并不想生在你们家”……


感谢这些中国人尝试选择独立思考,但很遗憾,他们说的全都是错的。


逃离马尔萨斯陷阱



我们首先要解答一个问题,为什么人要生孩子?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经济学家对生育的理解主要来自马尔萨斯理论:当收入增加,生育率就会提高,而生育率提高会带来人口过剩,人口过剩又会造成收入下降,最终带来战争、饥荒和死亡。劳动力变得稀缺了,收入又再次增加,人类的命运就这样循环往复。


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是马尔萨斯理论最典型例证之一。工业革命前至少600年,英国人均收入水平上下波动,但就是不能持续增长。黑死病爆发后一百多年(1310-1450年),劳动力短缺,导致生活水平提高(收入水平提高),这带来了人口恢复。随着人口增长,科技进步却跟不上,生活水平再次下降。


黑死病曾数次肆虐欧洲 /Wikimedia


但是19世纪工业革命发生后,马尔萨斯的理论就开始不管用了。得益于工业革命,包括英国在内,世界各地的人均收入开始突飞猛进,人口密度前所未有的稠密,而生育率却有了大幅持续下降。中国是目前世界上生育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即使没有计划生育,中国的生育率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中国生育率已经是全世界最低之一 /视觉中国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尔(Gary Becker)在这一领域做出了一系列开创性的贡献。贝克尔提出并发展了“数量-质量”权衡理论,认为父母在孩子的“数量”和“质量”上面临取舍。


起初,父母更在意孩子的数量,而不太在乎单个孩子的质量。随着收入增加,父母自然会追求更高的生活标准,对孩子质量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从而隐性地推高了孩子的价格。此外,当母亲受教育程度更高,生孩子的机会成本也在上升,养孩子也是要时间的。此时父母就会选择少生孩子,提高单个孩子的质量。


2014年8月17日,北京,一位年轻母亲正挑选奶粉 /视觉中国


也就是说,处在不同条件下的父母,有着不同的生育策略。在当今社会,一个中产阶级母亲知道孩子不会那么容易死掉,就不会生那么多;她知道生太多孩子会打断自己的职业生涯,就不会生那么多;她希望给孩子更好的教育,却没那么多钱,她就不会生那么多。这些策略对于工业革命前的古人是无法想象的,当然,对今天一些极贫困地区的人也是无法想象的。



中国穷人并不想多生



尽管“数量-质量”模型为我们展示了不同父母的生育策略,但它从来没有暗示我们应该去打压某一种生育策略,它从来没有暗示穷人的生育选择是不道德的、是不负责任的,应该予以取缔。


不管是哪种策略,它们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人类繁衍行为,都源自人类延续基因的生物学本能,没有孰优孰劣之分。为什么有些人就不能少生一点?你让四川成都的千万富翁与四川大凉山的穷人身份互换,那么来自成都的那个富翁就会采用大凉山穷人的生育策略,因为那就是他能做出的最优选择。你此时如果呼吁少生,无疑是将道德大棒强加于人类生存本能之上,这算哪门子道德呢?


2015年8月6日,成都。上不起芭蕾舞课,就不配被生下来么 /视觉中国


况且,正如上文所说,中国生育率已经是一跌再跌。《中国统计年鉴2016》公布的抽样数据显示,2015年总和生育率仅为1.05,远远低于2.1的更替水平,更是低于我们常常嘲笑的后继无人的日本。即使是不那么富裕的中国农村地区,生育率低于更替水平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发表的《中国人口生育意愿变迁》显示,1980年代以来,农村人口理想子女数确实一直显著多于城市人口,但近30年来,农村人口理想子女数显著下降,从1980年代的2.18人下降到2000年后的1.82人。


中国人(无论城乡)普遍不愿意多生儿育女,只希望生育一个或两个孩子。考虑到生育意愿总比实际生育率要大很多,实际情况要更严峻。因此那些指责农村人“像养猪一样生孩子”的说法,从一开始就是错的。因为农村父母生一大窝孩子的时代早就远去了。


2014年5月15日,山东潍坊。农村也有大量失独父母 /视觉中国


此外,加里·贝克尔教授的“数量-质量”权衡模型是有限定条件的,它假设父母对待孩子会一视同仁、家庭受到预算约束以及信贷市场存在失灵,但真实世界要复杂得多。2009年,耶鲁大学华裔经济学家钱楠筠(Nancy Qian)利用中国家庭健康营养调查(CHNS)数据在中国农村地区发现,如果一个家庭生下第二孩,会使得第一个孩子的入学率提高16%。


再比如,2012年一项对孟加拉国的研究发现,家庭生下第三个及以后的孩子,孩子受教育水平也不会下降。原因可能是,家庭之所以会选择多生,恰恰是因为父母收入或者能力提高了,不再受到预算约束。这些实证研究都表明,孩子数量增加了,孩子质量未必会下降,有些时候还会上升。


2015年9月5日,山西长治。寒门兄妹不忍看父母绝食相逼,答应返回大学 /视觉中国


换句话说,那些反对穷人多生孩子的观点根本站不住脚。一是中国穷人并没有多生,二是就算穷人多生,孩子质量也未必会下降,穷人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一无是处(在这里,我们粗略地将农村人等同于穷人)。



少一点虚伪,多一点真诚



不可否认,中国一些极贫困地区确实仍然存在“以数量换质量”的生育策略,于是一些城里人就认为,这种穷人生下来的孩子吃不饱穿不暖,这种穷人作为父母是不合格的,他们不应该继续生孩子,不该任其蚕食其他孩子的有限资源。听起来是不是很有道理?


可是,谁来判断父母合格不合格呢?我们手里没有中国的数据,我们以美国的调查为例。2015年,皮尤调查中心对家庭年收入3万美元、3万-7.5万美元、7.5万美元以上的美国家庭进行了调查,他们发现,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大多数父母都认为他们当父母当的不错(其中将近50%的父母觉得自己做的“相当不错”)。


每对父母,无论贱贵,都试图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养育孩子,并且觉得自己并没有亏待孩子。也就是说,每对父母考虑到自己的能力,都采取了相应的生育策略,采取了不同的养育标准。四川大凉山的一对父母生了三个孩子,并尽量让每个孩子每个月吃上一顿肉,上海的一个富人家庭生了一个孩子,并试图让孩子每周都能吃上进口牛肉。谁才是合格的?


2014年1月8日,四川凉山。孩子生活艰苦,但不意味着他们不该被生下来 /视觉中国


如果有人非要对此指手画脚,比如家庭年收入5万美元的美国父母站出来说,年收入2万美元的父母不配生孩子、养孩子,那么同样地,年收入10万美元的美国父母也可以认为5万美元的家庭生活简直是猪狗不如。


你不能保证,你不是其他人眼里的穷人;你也不能保证,你的生育选择就是“好的”,别人的选择就是鼠目寸光;你更不能保证,你给你孩子提供的生活,能让所有人满意。如果有人还是呼吁穷人别生、少生孩子,那他们应该大方一点承认,自己就是看不惯穷人,希望穷人灭绝。


还有人会说,“你有没有想过孩子其实不想生在穷人家”,这种自我感觉良好的说法同样毫无意义。你可以说孩子不想生在穷人家,别人也可以说孩子不想生在你家,这是没法证明或者证伪的。老是动不动就切换孩子视角的人,其实应该直接承认,他们代入的角色其实就是自己。



参考文献:

刘洋, 四川一对农民夫妻20年生11胎 称"存钱不如存人", 南方都市报, 2015.

侯佳伟, 黄四林, 辛自强 等, 中国人口生育意愿变迁1980-2011, 中国社会科学, 2014.

Gregory Clark, Human Capital, Fertility, And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 2005.

Oded Galor, David N. Weil, Population, Technology, and Growth: From Malthusian Stagnation to the Demographic Transition and beyond,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0.

Gary Becker, An Economic Analysis of Fertility, Demographic and Economic Change in Developed Countrie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0.

Gary Becker, A Treatise on the Famil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1.

Nancy Qian, Quantity-Quality And The One Child Policy: The Only-Child Disadvantage In School Enrollment In Rural China,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2009.

Pew Research Center, Parenting in America, 2015.



本文来自《浪潮工作室》公众号

转载请联系浪潮


▲长按识别二维码可关注浪潮





上一篇:城乡境遇大不同,读书的困惑却很相似

下一篇:香港为什么盛产贼王与悍匪?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