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 管理
教育文章详情

为什么孙中山、鲁迅等民国名流,都喜欢这个贪吃好色的怪和尚

2016-12-04阅读 165 十点读书 我要关注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戴杰朗读音频

文 | 十点君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

有个贪吃好色的怪和尚,

爱吃糖果和牛肉,

成日混在青楼女子间,

他浪漫多情,风流率真,

且有些神经质,

时常不按套路出牌,

行为举止任性怪异。


可1918年5月2日,

这个年仅34岁的和尚圆寂时,

上海《民国日报》为他出了条讣告,

具名人居然是汪精卫、林镜台和丁仁杰。

生前,他与孙中山、陈独秀、章太炎

等革命巨士交往密切,朋友对其无不赞赏。

在病危之际,

还受到蒋介石、陈果夫的悉心照料。 


他是谁?

为何出入于名士之林?

为何一辈子在红尘与佛门间三进三出?

为何离世后,

他的诗集、文集、画集一版再版,

一时成为出版界的空前盛况。

许多青年争先恐后地读他的作品,

跑到他的墓地去凭吊他,

甚至有女学生把他的照片挂在蚊帐内,

挥泪怀念。

他又为何被称为

情僧、诗僧、画僧、革命僧以及“糖僧”?

且听十点君慢慢道来。


01


这个奇人叫苏曼殊,

是个中日混血儿,也是个私生子。

他生在广州香山世代经商的望族,

父亲苏杰生在日本做茶叶生意时,

娶了日本女人河合仙为妾,

却与河合仙的胞妹若子私通。

若子生下苏曼殊后便离开了,

苏杰生对外谎称,苏曼殊是河合仙之子。



苏曼殊与河合仙


苏曼殊虽是豪门出身,

但童年却过得灰暗苦寂。

他由养母河合仙抚养到6岁时,

被父亲带离了日本,回到广州老家。

因为是东洋女人所生,

苏曼殊遭到族人的鄙夷,

被唤作“番鬼仔”、“杂种”。

12岁那年,苏曼殊患了一场大病,

此时父亲苏杰生正在上海工作,

庶母大陈氏狠心地将其丢进柴房里等死。

所幸,苏曼殊福大命大,

奇迹般地痊愈了。

碰巧有个化缘和尚路过他家,

心灰意冷的苏曼殊直接跟着和尚走了,

这是他第一次出家。



苏曼殊与外祖父、外祖母


但孩子毕竟是孩子,

从琉璃烟火中钻出,

躲进清寂的庙宇里,

多少受不了青灯古佛、把素持斋的日子。

几个月后,嘴馋的苏曼殊

因偷吃五香鸽子肉,被逐出佛门。


02


说来也怪,

6岁以前的苏曼殊几乎不懂汉语,

但十来岁的他就能写出漂亮的古诗,

当代诗评家谢冕说:

“苏曼殊无疑是中国诗史上

最后一位把旧体诗作到极致的诗人,

他是古典诗一座最后的高峰。”

故称其为“天才”,绝不为过。


周作人说:

“曼殊是一个很有天分的人,

看他的绝句与小品文可以知道,

又生就一副浪漫的性情,

颇足以代表革命前后的文艺界的风气。”



他不仅是诗人,还是文学家、画家,

且精通中、日、英、法以及梵文,

被称为清末三大翻译家之一。

他是向我国介绍拜伦、雪莱诗作的第一人,

也是第一个把印度文学翻译为中文的翻译家,

为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的爱情小说《断鸿零雁记》,

如同世界禁曲《黑色星期五》,

在青年中流行,

传说有人看了小说后便殉情自杀了。

只能说,苏曼殊的文字与故事

真切感伤,意志薄弱者断不可读。


他作画天赋极高。

四岁那年,

河合仙带他去看马戏团表演,

回家后,苏曼殊寥寥几笔

就画出了栩栩如生的狮子。

后来,他在日本大同学校开始习画,

勤奋与天资相撞,

东洋画法与国画技法融合,

使他的画作脱俗出色,别具风致。

陈独秀曾说:

“曼殊作画,教人看了如咫尺千里,

令人神往,不像庸俗画匠之浪费笔墨。”



友人争相求其画作,

但曼殊性情不定、怪癖颇多。

要么久久不肯提笔,

要么画完便撕掉。

《太平洋报》总编叶楚伧多次求画无果,

只好使出了大招——

将曼殊锁在屋内,

用他最爱的摩尔登糖、牛肉引诱他,

于是天真的曼殊

才乖乖地完成了《汾堤吊梦图》。


03


看了前面“小和尚偷吃鸽子肉”

以及“用美食骗画”的故事,

想必各位已经明白

苏曼殊是个十足的大吃货。


关于他的贪吃,还有一箩筐好玩的事儿。

最有名的,要数“金牙换糖”。


苏曼殊特别喜欢法国文学,

尤爱小仲马的《茶花女》,

读完此书后,他开始嗜“摩尔登糖”如命,

问其原因,

答曰:“此乃茶花女酷爱之物也。”



糖吃多了,自然满口蛀牙,

不得已装上金牙。

一回,苏曼殊的“糖瘾”又来了,

但口袋空空如也,没有半分钱,

情急之下,

这位脑洞大开的“糖僧”

居然敲掉了金牙换糖吃。

朋友章士钊因此写了首诗取笑他:

“齿豁曾教金作床,

只缘偏嗜胶牙糖;

忽然糖尽囊羞涩,

又脱金床付质房。”


好友知道曼殊爱吃牛肉,

决心联合戏弄他一回。

趁曼殊洗澡时,

几个友人高声吆喝,

相约出门吃牛肉,

还故意制造出

椅子移动和下楼的声音。

曼殊一听,急了。

大喊:“等等我,等等我!”

说着,急忙围了条浴巾冲出浴室。

看到一屋子的人都在,

曼殊傻眼了,湿漉漉的身体还在滴水。

友人见状,笑到眼泪都出来了。


曼殊不仅爱吃,吃起来还毫无节制。

有一回,他到朋友家做客,

吃了一碗炒面、两盘虾脍、十个春卷,

扫光桌上所有的东西。

朋友以为他饿坏了,让他明日再来。

他却摆摆手说,

这一吃,明天后天都来不了了,要病一场,

我三日后再来吧。


多任性的曼殊啊!

明知道暴饮暴食会让自己生病,

还是贪图口福,控制不了自己嘴。

后来,他因肠胃疾病,丢了性命。

去世以后,医生在他的枕头下

竟搜出了一堆糖炒栗子和糖果纸。


04


人间对苏曼殊而言,

不过是个游乐场。

来了以后,他忘情尽兴地玩耍。

不问代价,不问前程,及时行乐。

将人情世故与繁文缛节抛之脑后。


鲁迅提到苏曼殊时,这样说:

“朋友中有一个古怪的人,

有了钱就喝酒用光,

没有钱就到寺里老老实实地过活,

这期间有了钱,又跑出去把钱花光。”


一顿饥,一顿饱的生活是常态,

今天锦衣玉食,挥金如土。

明日衣衫褴褛,流落街头。



一日,孙中山先生听说苏曼殊

遇到经济危机,派人接济他两百大洋。

不料,得到资助的曼殊大喜,

立刻呼朋唤友,大摆宴席。

收到请柬的孙中山哭笑不得,

但还是微笑着跟身边的人说:

“这就是曼殊,走,咱们去赴宴,

让他高兴高兴。”


苏曼殊常逛秦楼楚馆、章台柳巷,

在温柔乡里沉醉。

后来有人给他算了一笔账,

他在青楼女子身上一共花费了1877元,

而当时一个女仆的月薪仅仅1元。

据说,只要有妓女向他倾诉自己的处境之苦,

他便会将身上所有的财物给对方,

而后归家,囊空如洗。


05


苏曼殊好美色,亦多情。


一日,在日本,

他发现一位正上电车的艺伎姿色动人,

于是大步追赶,跌了一跤,磕掉两颗门牙。

众人笑他是“无齿之徒”,

曼殊却不以为意,

觉得为美女奉献两颗牙不算什么。


还有一回,他在看戏,

身旁一位妆容精致的女人在抽烟,

烟灰落在他的外衣上。

他却任其延烧,

有人问其故,

曼殊答:“不宜拂美人意也!”


苏曼殊题倪瓒《柳梢青》词于调筝人像之一


他发自内心地欣赏异性,

故女人缘极佳。

每到一处,都会有女子爱上他,

曼殊同样也用深情回报。


十六岁那年,他第二次出家,为的就是爱情。

在此之前,他跟着表兄到日本读书,

恋上日本少女菊子,

叔父极力阻扰他与菊子的恋情。

一个夜晚,菊子跳海殉情。

痛失初恋的曼殊进入庙宇修行。

虽佛缘很深,但尘缘始终未了。

几个月后,曼殊还俗,回日继续念书。



除了菊子,曼殊的一生

还与多位女性发生过爱情,

雪鸿、静子、佩珊、金凤、

百助枫子、张娟娟、花雪南……

他享受爱情,却逃避婚恋,

是大有情人,亦是大无情人,

爱时倾注全部真情,离开时亦斩钉截铁。



值得一提的是,曼殊好色而不淫。

他成天混在青楼女子间,谈过多场恋爱,

却始终守身如玉,

未曾与女子发生过肉体关系。


他甚至不让青楼女子碰他的衣服,

认为是对佛门的不敬。

他与这些欢场女子的交往,往往是这样:

四目相对,凝视对方,交心聊天,和衣而睡。


因此,曼殊对男女之事,一无所知。

一次,他问章太炎:

“小孩是怎么生出来的?”

章太炎答:“这种问题,

你去看男女卫生书就好,何必问我?”

曼殊疑惑:“可是,中西方的书都说,

生孩子要男女结合。

但我们老家有个人,

她的丈夫三年都没回家,

她却生了孩子,

这岂不说明,单单只有女人

也可以生孩子,不需要男人吗?”

闻此言者皆捧腹大笑。


06


在导语部分,十点君提到,

苏曼殊认识许多政治界的大咖。

这个怪僧,一生都未和革命脱离关系。

20岁那年,他因革命热情受挫,

第三次皈依佛门。

但很快,放不下国事的他

又一头扎进革命的洪流中。


在国事蜩螗的年岁里,

曼殊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

参加过青年会、拒俄义勇队、

军国民教育会、横滨暗杀团、光复会、

华兴会、同盟会、中华革命党,

试图刺杀康有为。

对于辛亥革命成功后,

党人争权夺势,力求上位,

苏曼殊则不留情面地呵斥他们。



他不求名,不求利,更在乎精神生活。

他革命,出于爱国,而非夺权。

他逛青楼,破戒而守律,为情不为性。

父亲去世后,给了他一笔遗产,

他想的不是怎么让钱生钱,

而是拿了钱,跑去国外旅游,

然后乐呵呵地说:

“没有阅历可不行啊。”


他的朋友圈不仅有一帮赫赫有名的政治人物,

还有文坛、商界及宗教圈的挚友。

曼殊的随性时常让朋友哭笑不得,

想吃糖了就偷朋友的钱去买,

天冷了便去抢朋友的被子盖,

仿佛是个麻烦的拖油瓶。

但他厉害的地方就在于,

大多数友人并不讨厌他,

而是把他的神经质当真性情。

甚至时人都以是曼殊的朋友为荣幸。


陈独秀说:“在许多旧朋友中间,

像曼殊这样清白的人,真是不可多得了。”

孙中山说:“太虚近伪,曼殊率真。”



在生命垂危之际,曼殊躺在病榻上,

想着如果还能和好友和青楼女友们

一起再吃顿饭多好!

他说:

“我在枕席呻吟时,

能够回忆起朋友间的豪情,

这也是一乐。

况且我不忘老友,

就像老友不忘我一样。”


告别尘世前,曼殊留下一句:

“一切有情,皆无挂碍。”

并要求“僧衣葬我”。


据说这一天,

曼殊12岁那年出家在寺庙里种下的柳树,

随着他的寂灭,瞬间枯萎失色。

回复“晚安”,十点君送你一张晚安心语,祝好梦

-背景音乐-

陈明章《真情》S.E.N.S. 《沉醉于风中

好妹妹乐队《西窗的雨》

-作者-

十点君。本文为十点君整理创作。其他公众号若要授权白名单,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主播-

戴杰,广州电台MYFM880主持人,用声传情,分享美文,想听更多节目在网易云音乐上搜索【音乐、咖啡馆】,新浪微博:MYFM戴杰,微信公众号:DJ2dai。


回复“晚安”,十点君送你一张晚安心语,祝好梦

点击本文底部阅读原文购买【汪曾祺典藏文集

上一篇:见过世面的人到底有什么区别?

下一篇:一个人有文化到底有多重要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