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500|回复: 0

核载70年|烙印在时光中的明星 :174本笔记本写就的传奇人生

[复制链接]

305

主题

305

帖子

92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21
发表于 2019-6-8 12:4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的档案室,珍藏着174本笔记本以及各类手稿,娟秀的字迹,白纸行文如同有格子般工整,让人叹为观止。半个多世纪的岁月积尘、时光磨砺,泛黄了纸张、磨损了纸角,但却无法褪色烙印在笔记上的拳拳爱国之心、倾尽毕生心血的忘我奉献, 以及笔记背后写就的一代才女的传奇人生——


从海外深造取得举世瞩目学术成果,到毅然回国从零开始终生埋名奉献,她用三次转行,肩负起国家的重托,并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批高浓铀;从国际科学界一颗耀眼的明星,到鲜为人知的国家核事业守护者,她用耀眼的光环,筑牢了共和国安全基石,照亮了核事业来路,却从此黯淡了自己在科学星光大道上光华,隐姓埋名30余年……直到她的名字再鲜人为知。


她就是中国核物理学家、中国铀同位素分离事业的理论奠基人—王承书。吹散时光尘埃,打开泛黄的笔记,亦如穿越时空,再见烙印在时光中的科学巨人——王承书。

国际科学界冉冉升起的明星

“虽然中国穷,进行科研的条件差,但我不能等到别人把条件创造好,我要亲自加入到创造条件、铺平道路的行列中。我的事业在中国。”档案室内王承书的众多笔记本中,其中一部分是其海外深造时所写,字里行间分明可以感受得到科学家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对祖国的炽热思念。


有人说,优秀是一种习惯,这极致地体现在王承书身上。出身书香门第的她,一路求学无不成绩斐然。1941年,曾荣获燕京大学最高荣誉——“斐托斐”名誉学位的王承书,再一次“惊艳四方”——获得美国巴尔博奖学金,并收到来自密歇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些耀眼的成绩不仅为王承书一次次开启求学的全新天地,亦打破了世人对于女子刻板的印象。


随后的15年海外深造,让王承书的才华与能量得到充分的释放,也让她誉满国际科学界。1951年,王承书和国际物理学权威乌伦贝克创建了以他们姓氏命名的“WCU(王承书-乌伦贝克)方案”,一经发表轰动了世界。这个极有价值的公式,至今仍被科学界沿用。之后,她又第一个证明了索南多项式,再次引起了国际学术界巨大轰动。一时间,这个身着旗袍、身形纤弱的东方女子被认为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前途不可限量”。


诚然,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客居海外多年的王承书,一边奔走在科研之路上,一边从未减少对祖国的关注。新中国的成立激发了她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而在当时,作为国际科学界冉冉升起的明星,王承书已享有优厚的科研和生活条件,若此时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就意味着放弃拥有的一切,但她回国之决心坚如磬石。乌伦贝克曾惋惜——“如果留在美国,日后有极大可能获得诺贝尔奖。”        


1956年,破除重重阻挠,王承书及家人踏上了回国旅程。而那时的王承书并不知道,此后的几十年里,她的名字与中国原子能事业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为了祖国的需要,不惜从零开始

回国不久,面对自己的第一次转行,王承书在给一个朋友的信中如此写道:“年近半百,开始搞一项自己完全不懂的东西,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再一想,当时谁干都不容易,何况我在回国之前就已暗下决心,一定要服从祖国的需要,不惜从零开始。”


上世纪五十年代,为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和核讹诈,党中央作出了发展核事业的战略决策。王承书回国后不久,钱三强代表组织找到她,希望她能到近代物理研究所开展同位素分离技术的理论研究。转行攻关同位素分离,就要放弃她多年从事的专业,从零开始,这对于已经40多岁的王承书来说,决非易事。但面对邀请,她毫不犹豫地说出来了第一次“我愿意”。


1958年,我国第一座反应堆和第一台加速器即将建成之际,国家作出筹建热核聚变研究室的决定。在当时,热核聚变是国际上颇受重视的一项新能源研究工作,为了抢占前沿技术的制高点,国内积极推进。但由谁来挂帅?反复思量后,钱三强再次将目光投向王承书。那时王承书的孩子刚满8岁,她一旦接受任务不仅再次面临专业从头开始的困难,还将奔波于市内与郊区之间,难以照顾家人。但面对种种困难,王承书依旧坚定地说“我愿意”。


“她就讲,我回来以后,就要为国家做贡献,我不能等人家把中国建设好了再来,所以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诸葛福是王承书的学生,虽然已至耄耋之年但回忆起老师的点滴依旧历历在目。


两年的时间,王承书凭借过人的才华,不仅成为中国热核聚变领域的领军人物,还为国家培养了第一批相关科研骨干。正当她准备在国际热核领域的竞赛中更进一步时,她突然从国际核物理学领域彻底消失了……

隐姓埋名,筑牢国家安全基

1960年,兰州铀浓缩厂刚刚建成不久,中苏关系恶化。国际上甚至认为,中国从此进入核技术真空状态,中国“二十年也搞不成原子弹”。面对困境,党中央作出自力更生研制原子弹的决策。


研制原子弹,就必须要掌握浓缩铀-235这项核心技术,但没有任何资料可参考,没有任何经验可学习,难度之大可想而知。1961年3月,钱三强又一次找到王承书,希望她再一次转行,拿下浓缩铀这项技术。但这一次转行不同于前两次,不仅将面临专业上的种种困难,更为现实的是,她需要隐姓埋名一辈子,告别其活跃多年的国际科研交流舞台, 但王承书依旧还是说出了三个字:“我愿意”。


从接到任务那天起,王承书的名字就从国际理论物理学界消失了,她再也没有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过一篇技术论文,即便是内部刊物和工作报告,也很少署名。她告别了丈夫、孩子,背起行囊,来往于北京和大西北之间,在集体宿舍一住就是近20年。


攻克理论,需要进行海量计算和试验验证。王承书的学生诸旭辉回忆道:“那时候计算设备落后,她就靠着手摇计算机和计算尺进行分离理论的研究和计算。”凭借雄厚的基础理论、严谨的科学态度、拼命的工作精神,王承书带领团队与时间赛跑,先后解决了数百个理论问题、工艺问题等。


1964年1月14日,我国第一批高浓缩铀诞生,为原子弹成功研制提供了最根本的燃料保证。令人赞叹的是,产品交付的时间比原计划整整提前了113天。


“正是过人的智慧和为国家奉献一切的坚定信念,让王承书有着一次次从头再来的果敢和底气。”王承书的学生严世杰感叹。同为王承书的学生张连合说道:“她把国家交给的工作看得高于一切,甚至比生命都重要,所以她为此坚持了一生。”

     

此后的几十年,作为我国核燃料理论研究的开拓者和领导者,王承书将全部精力致力于该领域的进步,以筑牢我国核事业基石。而由她亲手写就的、叠罗成山的笔记,见证了她几十年的躬耕不辍,亦见证了该领域的跨越发展。 而烙印在其间的所思所想,每一个公式、每一次计算;严谨、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忘我的奉献精神,无疑都成为核工业的财富,滋养着一代代核工业人阔步前行。

作者:胡春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